宋亦瑤聞言,隻是抿嘴輕笑了一下,而後說道:“我自幼飽讀詩書,觀看各種典籍,得到了不少殘缺的上聯,也有我自己的感悟,我苦思冥想了很久,都對不出來,所以想請教一下沈先生。”
沈閑伸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請說。”
周岩石等人的眼中都出現了一股感興趣之色。
宋亦瑤的才華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京都當年的文科狀元,甚至語文還拿下了145的逆天分數。
她寫的幾篇隨筆,也被納入到了教科書中。
她還寫過幾首七律詩,也都是被廣泛傳播。
“上聯,演離合悲歡,當代豈無前朝事。”宋亦瑤也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這是我在一篇典籍上看到的,我絕對這完整的對聯,應該從體現戲曲與人生的緊密關係上出發的,戲曲故事往往反映人心,體現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展示出人生的諸多酸甜苦辣。”
“可是我一直寫不出下聯,請沈先生賜教。”
有些文縐縐的。
沈閑微微一笑,而後道:“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
下聯一出,周岩石等人眼中出現了思索之色。
宋亦瑤的眼前卻是一亮,臉上隨即出現了一抹濃濃的讚賞:“好,好工整,也好有意境!”
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
這說的不就是台上台下,很多人的人生,不都是差不多的嗎?
用網絡上的話來說就是,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有異曲同工之妙。
“再來。”
“上聯:曲是曲也,雅曲內寫盡人情,愈曲越直。”
宋亦瑤緩緩開口。
沈閑閉上了眼睛,思索了一會兒,隨即也是開口:“戲其戲乎,遊戲中傳出物理,越戲越真。”
無論是桃子寶寶還是莫維,眼中都出現了迷茫之色。
周岩石通過細細咀嚼,這也才摸透了其中蘊含的神異,而後鼓掌道:“精彩!”
宋亦瑤有些被驚到了,很是認真的看向了沈閑:“這下聯,太絕了。”
這首對聯表達了戲曲通過曲折的故事反映人間真情和物理的道理,宋亦瑤越品味越覺得真實。
“台上六七人雄兵百萬。”宋亦瑤再次誦出上聯,“這是我根據自己的感悟而寫的,請沈先生補缺下聯。”
這上聯的意思是舞台的可塑性和千變萬化,六七人就可以演出雄兵百萬的氣勢,所以想要補缺下聯,也是要體現戲曲的表演性和虛擬性,通過有限的人數和步伐展現無限的空間和場景。
沈閑起身,走了三四步,而後開口:“出門三四步走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