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廠內,員工還沒有就位,門口卻是站了許多居民圍觀。
因著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周曉隻挪了一小部分的糧食用於酒水。
居民中絕大部分都是華國人,且他們用的材料也隻是穀物,因此經過居民們的一致支持,廠子將白酒作為主要產品。
一般的糧食與酒水產量比大概在2.5:1到3:1之間,所以周曉暫時隻是劃了一千五百斤的糧食給酒水廠,之後的一段時間也差不多保持在一周消耗一千五百斤的數量上。
黑土地的糧食以三天為一個周期,每次的產量為五千斤。
這樣計算,扣除酒水之外,每周的剩餘糧食不少於八千五百斤。
畢竟酒水比起糧食來說不是必需品,每天售賣少量酒品也能讓居民們有機會“甜甜”嘴...
比起酒水來說,可降解塑料顯然是更重要的東西。
像是他們現在的生活,缺少的物資實在不少,但是塑料確實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這種情況在地球上就已經存在了。
隻不過地球上每個國家的環境不同,政策也不太相似,因此在反對塑料汙染,支持可降解塑料的時候總是很難做到全球統一。
不僅在於民眾的態度,也是因為許多塑料廠商以塑料生產為生,很難在源頭上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在這裏就不一樣了。
一切還沒開始發展,也沒有塑料大廠的出現。
一切都還掌握在周曉的手中。
隻要她牢牢控製住源頭問題,塑料汙染的遏製也不會太難。
不過,她對可降解塑料的了解也不多。
找了幾個學過化學的居民去廠子裏試著研究了幾次器械,最終也沒看出來這些物件是什麼原理。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這些機器比之地球上的肯定高級許多。
周曉聽了也不由得很是激動,這樣一來可降解塑料的發展直接就前進了一大步了。
雖然他們還不能完全明白這些機器的運轉原理。
反正以後還有研究時間呢。
周曉對未來還是充滿了希望的,畢竟係統給的已經很多了,他們相當於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說起來,可降解塑料的材料也可以是糧食,看著自己的糧食存貨,周曉扶額。
不過塑料廠還是要開工的,周曉給它也劃了每周兩千五百斤的糧食。
每周的產糧隻剩下六千斤左右,現在看來是夠的,但是隨著人口增加總有不足的時候。
還是得囤貨啊!
幾個廠子同時招工,一些沒趕上之前招工的居民這次卯足了勁兒。
不管到哪裏,大多數居民們心中對於工作的好賴評判都有一杆專門的秤。
一般來說,一份穩定的工作肯定屬於食物鏈的頂端。
因此,這次招工也一下子就成了村裏最大的事情。
忙活完工作的人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就喜歡討論招工的事情。
之前的幾次廠子招工的要求都不高,基本沒有技能和學曆上的要求。
酒水廠也沒這方麵的要求,不過塑料廠就有要求了。
不過與之相對的,可降解塑料廠的工資也比其他廠子裏的工資高上一些。
新來的居民還不是很了解村子裏的情況,乍一聽要招工的事情,也沒有太多的想法。
“這不就是進廠子裏打工嗎?”
“那不一樣,這會兒要是不進廠的話,就隻能去做任務或者去種地了。”
除非是有能力的人,可以通過麵試成為村裏的工作人員,俗稱鐵飯碗。
但是這鐵飯碗也不好端呢,他們覺得自己也沒那個能力。
“那我也去試試?”
一聽這話,原本不想去的人也改變了想法。
就這樣,幾乎大半的人都參加了廠子的招工。
好在,招工小組已經組建好了。
周曉便沒有將精力放在招工上頭。
——
幾個廠子的工作都在進行著,一時間整個村子都開始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