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星星站在左麵離入口十五米的位置,畢素文把身體完全貼到洞口旁的壁上,將測量器一端插上一根木棍,點燃之後伸入洞內,火焰搖擺著並漸漸變弱,直至熄滅。他們站在外邊,很明顯地感覺到洞內有一股熱呼呼的氣流衝了出來。
過了半小時左右,氣流似乎減弱了許多。畢素文朝蘇星星等人招招手,示意他們過來。
畢素文拍了拍衣服上的塵土說道:“應該沒問題了,準備進去吧。帶手電了吧?”
“放心吧,帶了。對了,我們要不要留人在洞口守著?”蘇星星從背包中拿出兩個手電。
畢素文接過蘇星星手裏其中一隻手電,打亮之後先走進洞裏,回頭說了一句,“不用了,這裏沒有其他人知道,應該不會有人跟在我們後麵,放心進去吧!”
畢素文一邊走一邊探路,然後指了指右麵,“跟緊我,小心別掉隊了。如果遇到什麼情況,千萬不要分開。”
洞裏雖然幽暗,但似乎有微弱的光線照亮了這個山洞,依稀可以辨認出洞內地形的輪廓。山洞狹長而深邃,洞口連著洞口,地形錯綜複雜,很難讓人辨別方向。
蘇星星往前走了幾步,用鼻子湊近地麵使勁嗅了嗅,抬起頭來問畢素文,“走哪裏?我們會不會陷進裏麵的毒氣裏了?”
畢素文蹲了下來,摸了一把地上的土然後在鼻子下聞了聞,“這裏麵的氣味不對。”
蘇星星的腳碰到了什麼,拾起來一看,是一個白森森的骷髏頭。蘇星星雖然平時膽子挺大的,但是在這黑暗的環境下突然間看見這個東西,而且又是親自拿在手裏的,不免嚇了一大跳,像撿到了一團高溫燒紅的炭火,迅速丟在地上,並大叫了起來:“救命,救命。”
丟下的骷髏頭咚的一聲,滾到了畢素文的腳邊。畢素文小心翼翼地撿了起來,用紙包好,要塞進蘇星星背上的袋子裏。
“不不不。”蘇星星渾身打著哆嗦。
“讓我來背吧!”跟在後麵的警察接過了背包。
“畢大哥,裏麵的氣味不對。”蘇星星叫道。
畢素文聞出來了,這不是屍體腐爛後發出來的氣味,而是洞內積聚的某種有毒的氣體。畢素文又想起了鵝嶺溝山上的山洞,不由叫道,“我們快跑,以最快的速度往前跑。”
果然,跑了五分鍾後,前麵出現了一個洞口。跑出洞口時,發覺又到了一個由岩石堆砌成的山溝。
“我明白了,我們走過的這個洞就叫做瞎子洞,裏麵很危險。進入之前,一定要放一會兒氣,讓洞內積聚的氣體釋放一部分,然後就快速跑出來。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多半會被窒息或者毒死在裏麵。”
4
現在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山穀地形獨特,植被茂盛,加之雨量充沛,濕度大,山霧成了這裏的特色。放眼望去,迷霧繚繞,草木忽隱忽現,使溝內陰氣沉沉,神秘莫測,此處的山霧千姿百態,時近時遠,時靜時動,忽明忽暗,變幻無窮。
“這就是傳說中的死亡穀。”畢素文說道。
“果然名不虛傳。”蘇星星附和道。
“我們得小心地一步步往前走,注意手拉手。”畢素文說著,拉著蘇星星,帶頭走了進去。
進入深山野穀的奇霧之中,地形又不熟,如同進入了死亡穀的陷阱。山霧,像一塊塊軟綿綿的飄布,互相交織纏繞,一旦深入其中,就會把你包圍,把你吞沒。
畢素文和蘇星星打開兩隻手電,在懸崖、密林中保持隊形前進。大家起初產生的恐懼感,反而隨著一步步深入逐漸消失了。大家隻有一個念頭——裏麵究竟會有什麼?
大約走了十米遠,蘇星星突然驚叫一聲。大家朝他指的方向一看,在一汪很深的坑道的積水中發現了一具屍體,三十多歲的年齡,保持著剛死去時的模樣。看上去死者在死前肉體被痛苦襲擊過,緊緊咬住舌頭,手和腳顫抖著保持著不自然的狀態。
“這會是誰呢?”蘇星星驚奇地說道,“居然跑到這種地方來了?”
畢素文走過去察看了一番周圍的環境,說道,“這人死了二十多年了。從時間來說,應該是八十年代初期死的。”
“怎麼會呢?”蘇星星聽了之後,感到不可思議。
畢素文微微笑著說,“通常屍體被埋在土中,身體不能接觸空氣,屍體腐爛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八分之一,在水中則會更慢。土坑裏的水是從地下河滲透出來的,相當於噴湧而出的泉水。由於一年四季不幹,因而坑道內保持著足以覆蓋屍體的水位。水中溶解了大量二氧化碳類的氣體和高濃度的礦物質,不含空氣,這樣的環境極具防腐作用。二十多年了,屍體仍然沒有被腐蝕多少。”
“可是,為什麼會是這種奇怪的樣子?看上去不像被謀害的樣子。”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超過百分之二十,人或動物吸入後會劇烈痙攣,幾秒鍾後會咬舌而死,表麵看起來像自殺,實則是因為吸入毒氣或吞下毒物引起痙攣造成。這種情況應該是這樣,被害者先是遇到有毒的氣體,然後又遇到大霧,辨不清方向,昏暈暈迷糊之間跌入深水的坑道內,就這樣結束了生命。”
“可是,你怎麼知道這個人死於八十年初?”
畢素文從蘇星星背袋裏取出麵具,背上小型氧氣筒,走過去,指著死者頭部上方裸露出來的一根樹根說道,“死者生前摔下來的時候,把上麵的樹枝和下麵的樹根同時折斷了。被折斷後的植物停止了生長,停頓在了那一時間的生長期。樹根的生長與樹幹一樣,也有年輪。一但破壞了樹根分生組織的區域,此區域就不會再有木質細胞生成,這樣會留下永久的損傷。計算損傷後的年輪,即可推斷出屍體被淹沒的時間。當然,用樹根生長情況推斷死亡時間,往往隻能推斷死亡最短時間,精確度以年為單位。”
畢素文說著,蹲下去,用一根樹枝在死者身上撥弄著,後來似乎看到了什麼,將樹枝插入死者的鼻孔,扒出了一顆小手指大小的果實的核。雖然經過水分長期的浸泡,果實仍然完好如初。
畢素文抬頭望了望,指著最上麵的一棵野生板栗樹說道:“看到了吧,這是當地生的一種野生植物,一般在秋天十月中旬左右結成果實。根據這些現象,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死者大約是在一九八一年秋天跌入坑內而死的。”
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周子強失蹤了的父親。如果是周子強的父親,說明他當時走到這裏麵,決非外界所傳說的那樣,是為了殉情。他的離家,不是有意拋棄子女,而是來這兒找什麼東西,結果死於意外。
但是,他為什麼要到這裏來,卻沒有人知道原因。
不久,他們遇到了一段塌方的路段。腳下的土軟軟的,稍不留意,整個人就會隨著下滑的泥土墜落。在路段的兩頭係上保險繩,一個個攀爬著慢慢地通過。過了塌方路段,大家不再說話,都埋著頭快步疾行。終於在五點半左右,他們發現了一個緩緩的小坡。向陽的小坡上長滿了密密的小野花。深穀裏,溝壑縱橫交錯,森林密布,灌木叢生,眼前唯一的一抹亮色是山腰開滿的那一簇簇火紅的野杜鵑。前進的道路越來越艱辛。剛向前行進不遠,本來就隱隱約約的山路徹底隱沒在了滿山的灌木叢中。不斷的探路、開路讓隊伍的速度慢了下來,兩三個小時過去了也沒有走出多遠。此後的路程都是在密林中不斷地穿梭,手腳不時被劃開一道道血痕。
不久,到了一個深達9米多的洞穴,在這裏,發現了一塊非同尋常的大石頭,上麵刻著一種符號∝。
∝!畢素文心裏跳了一下,仔細端詳著這些符號,想了很久,意識到他們所走的路線就類似於這種符號的下一半。難道還有另一條路線嗎?
蘇星星探頭看了看洞內,叫道,“這裏好像有水。”
公安人員看了看土坑裏的濕土,問道:“這裏為什麼會濕濕的?這裏明明是一片幹地啊,而且這片峽穀周圍根本沒有植物生長。”
畢素文從地上抓起一把濕泥,揉了揉,說道:“這下麵應該有條地下河,經過這裏被什麼堵上了。周圍多為石質,因而水會往上滲。當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滲透時,深入到地殼深處的含水層就形成了地下水。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熱加熱成為熱水。當熱水因溫度上升時,遇到稠密、不透水的岩層的阻擋,壓力會越來越高,以致熱水處於高壓狀態,一有裂縫即湧流而上。熱水上升後越接近地表,水的壓力則越會減少。由於壓力逐漸減小會使所含氣體逐漸膨脹,減輕熱水的密度。因而這些膨脹的蒸氣有利於熱水上升。當上升的熱水與下沉的冷水相遇,又會因密度不同產生壓力差(靜水壓力差),以致反複循環產生對流。在開放性裂隙阻力較小的情況下,熱水循裂隙上升湧出地表,源源不絕湧升至地麵,這樣形成了我們看到的溫泉。但是如果遇到的阻力較大,縫隙如毛細管樣小的情況下,上湧的熱水,會成霧狀噴出。如果周圍多是這樣的地形,這樣,我們就看到了壯觀的山霧,這就是我們在死亡穀看到的景象。不管是哪種情況,地下要存在河流。”
“為什麼周圍沒有植物生長呢?”
“原因在於這個地方地勢低,容易積聚密度比較大的有害氣體。”
蘇星星用手背輕敲了幾下峭壁問道,“可是我們怎麼進去呢?這裏有這麼多的水。”
畢素文拿出一把刀子在峭壁上畫出了一個十字,對蘇星星說道,“挖這裏,這裏的積水經過了這麼多年,可能已經流失了很大一部分,而且就算裏麵還有積水,我們可以等水流完之後再進去。好了,動手挖吧。”
蘇星星從袋子拿出小鐵鍬,一鏟挖下去,明顯聽到咚咚的聲音,不禁叫道,“畢哥哥,裏麵有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