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少年讀水滸傳3》(6)(1 / 1)

兩贏童貫

陳太尉氣急敗壞地回到京師,向蔡京哭訴了自己在梁山泊的遭遇。蔡京大怒,向徽宗奏明了此事。徽宗把主張招安的崔靖交給大理寺a問罪,聽從蔡京的舉薦,派樞密使童貫率十萬大軍前去剿滅梁山泊賊寇。

吳用料到朝廷必然會興兵討伐梁山泊,早已調集了人馬準備迎戰。

童貫大軍來到梁山泊時,宋江已經擺好了九宮八卦陣。張清、龔旺和丁得孫先率兵出來挑戰,然後假意逃走。童貫正要派人去追,聽說張清用石子打人百發百中,連忙命令大軍原路返回。童貫大軍後退還不足五裏,李逵、樊瑞帶著五百步兵擺成一字形,攔住了他們的去路。童貫命令大軍出戰。李逵和樊瑞兵分兩路迎戰,把童貫大軍引到九宮八卦陣中,然後退了出來。童貫大軍被梁山人馬團團圍住,死傷一萬多人。

童貫嚇得心驚膽戰,連忙命令大軍退到三十裏外安a大理寺:官署名,主管刑獄案件的審理,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法庭。

營紮寨。休整了兩天之後,童貫大軍排成長蛇陣再次殺向梁山泊。到了水邊,隻見茫茫一片蘆葦蕩,遠處的山頂上有一麵杏黃旗迎風飄揚。童貫正奇怪為什麼一點兒動靜都沒有,隻見蘆葦蕩裏撐出一條小船,船上有個人在釣魚。童貫手下對著漁夫大喊:“賊在哪兒?”漁夫沒有回應。童貫叫弓箭手放箭,箭射中漁夫的鬥笠,之後“當”的一聲掉進水裏。童貫命令三百個弓箭手一起射箭,漁夫依舊安然無恙。童貫見射不死漁夫,叫幾個士兵下水捉拿漁夫。漁夫聽見船尾有動靜,不慌不忙地拿起竹篙往水裏戳,戳得士兵不敢露出水麵。童貫大怒,命令五百名士兵全都下水捉拿漁夫。漁夫大笑著脫下蓑衣,跳進水裏。這個漁夫是張順假扮的,他穿的蓑衣是銅做的。張順跳進水裏之後,拔出腰刀,戳死了很多士兵。其他士兵看了,連忙逃向岸邊。童貫看得目瞪口呆,他身邊一個將領指著山頂說:“山頂上那麵杏黃旗在移動!”童貫和眾將看了,都不知如何應對。禦前飛龍大將酆美建議:“不妨派三百名騎兵去山後打探一下。”童貫連忙派人去了。這些人剛到山前,隻聽蘆葦蕩裏傳來一陣炮聲,連忙回去報說有伏兵。童貫和眾士兵嚇得一片慌亂。酆美和禦前飛虎大將畢勝連忙叫大家不要慌,好不容易才穩住軍心。山後鼓聲和殺聲震天,隨後一隊人馬迎麵而來。帶隊的人是朱仝和雷橫。童貫命令酆美、畢勝迎敵。酆美和畢勝奉命出戰,大罵:“草賊,快快投降!”雷橫大笑,說:“你死到臨頭還不自知,竟敢和我決戰!”畢勝大怒,拍馬與雷橫打鬥,二人打成平手。酆美拍馬趕來助戰,被朱仝截住。童貫看他們四人打得激烈,連連喝彩。

四個人打了一會兒,朱仝和雷橫拍馬就走。童貫不知是計,帶人追了上去,追過山腳時隻聽山頂上畫角a齊鳴,“替天行道”杏黃旗在閃動。童貫帶著軍馬轉到山的另一邊,看見山頭的一麵繡旗上繡著“鄆城縣蓋世英雄宋江”幾個字,頓時火冒三丈,吩咐大軍上山捉拿宋江。

宋江背後有吳用、公孫勝、花榮、徐寧等好漢,他們見童貫氣得要上山,都笑了起來。童貫咬牙切齒地說:“你們這些賊寇,竟敢笑我!我一定要抓住你們!”酆美a畫角:古代樂器,形如竹筒,用竹木或皮革製成,外加彩繪,故稱“畫角”,發音哀厲高亢,古代軍中常用來報告晨昏、振奮士氣、整肅軍容、報警等。

連忙勸童貫撤軍,以免中計,童貫不聽。就在這時,探子來報:“西邊衝出一隊人馬,把後軍截成了兩段!”童貫大吃一驚,連忙帶著酆美和畢勝去救應,卻被東邊衝出的一隊人馬截住。這隊人馬的頭領是秦明和關勝,他們在馬上大喊:“割下童貫的頭!”童貫大怒,命令酆美和畢勝迎戰。雙方打了一會兒,童貫不敢戀戰,帶兵走了。朱仝、雷橫引軍追趕,和秦明、關勝夾攻童貫大軍。童貫大軍亂成一團,四散而逃。呼延灼和林衝帶領五千軍馬趕來,睢州都監段鵬舉出陣迎戰呼延灼,洳州都監馬萬裏出陣迎戰林衝。打了幾個回合,馬萬裏被林衝刺死,段鵬舉無心戀戰,掉轉馬頭就走。呼延灼追殺過來,童貫吩咐大軍迅速撤退。這時,山後又來了一隊步兵,領頭的一僧一行者大叫:“不要放走童貫!”這一僧一行者正是智深和武鬆,他們把童貫的大軍衝得七零八落。童貫大軍每次剛突出重圍,就會遇到一隊伏兵,被追得到處亂撞。這就是吳用布下的“十麵埋伏”,童貫大軍怎能逃脫?最後,童貫的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宋江向來有歸順之心,怕眾頭領趕盡殺絕,連忙吩咐戴宗去請眾頭領回山寨慶功,童貫這才僥幸逃脫。

眾頭領回到忠義堂,宋江吩咐裴宣論功行賞。酆美被活捉,宋江親自為他鬆綁,用心款待,兩天後送他下山,說:“我等在陣上褻瀆了將軍威嚴,還請將軍恕罪!我等原本沒有二心,隻是被徇私枉法之人逼得走投無路才落草為寇,如今隻希望能夠歸順朝廷,請將軍回去之後為我們美言幾句。如果能夠重見聖恩,我們一定不忘將軍的大恩大德!”吳用擔心朝廷會再次興兵前來,派戴宗和劉唐去東京打探消息,以便山寨做好迎敵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