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少年讀水滸傳3》(21)(2 / 2)

在六和寺出家的將領有一人:武鬆。

回薊州出家的將領有一人:公孫勝。

在回京途中離開的將領有四人:燕青、李俊、童威、童猛。

留在東京的有五人: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堅、蕭讓、樂和。

得勝回京的將領有二十七人:宋江、盧俊義、吳用、關勝、呼廷灼、花榮、柴進、李應、朱仝、戴宗、李逵、阮小七、朱武、黃信、孫立、樊瑞、淩振、裴宣、蔣敬、杜興、宋清、鄒潤、蔡慶、楊林、穆春、孫新、顧大嫂。

徽宗考慮到一百零八將征討方臘功勞不小,又傷亡慘重,終於態度堅決地給他們全都封官或追封了,還重賞了他們,讓他們實現了封妻蔭子的願望。

宋江被封為楚州安撫使兼兵馬總管,他剛剛受封,就請徽宗允許他回鄉探親。徽宗賞了他十萬貫錢,供他回鄉時使用。

宋江終於衣錦還鄉了,一路上好不威風!

可惜的是,宋江回到鄆城縣時,宋太公剛剛過世。

宋江大哭一場,厚葬了宋太公,本州官員、親朋好友、鄰居都來送葬。幾個月之後,宋江起程回京。宋江回到東京之後,戴宗來探望他,說:“小弟已經辭去了袞州府都統製一職,準備去泰安州嶽廟出家,特來向哥哥辭行。”宋江見他態度堅決,隻好由著他了。盧俊義被封為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已經上任了。阮小七被封為蓋天軍都統製。阮小七上任後不久,童樞密向徽宗奏明了阮小七穿方臘龍袍一事,徽宗把阮小七貶為平民。阮小七正好不願意受人約束,帶著母親回了石碣村,依舊靠打魚為生,活了六十歲。柴進被封為橫海郡滄州都統製,他見阮小七被貶為平民,想起自己曾經在方臘那裏做過駙馬,擔心奸臣借此大做文章,以生病為由辭官回鄉了。李應被封為中山府鄆州都統製,他聽說柴進辭官了,也以生病為由辭官回鄉了。杜興見主人李應辭官回鄉,跟著李應一起回去了。後來,他們倆都成了大富豪。關勝在北京大名府總管兵馬,很得軍心,後來因喝醉酒從馬上摔下來,不久之後就死了。呼延灼被封為禦營兵馬指揮使,後來在抗擊金兵時陣亡。朱仝在保定府總管兵馬,治軍有方,後來跟隨劉光世破了大金,被封為太平軍節度使。

花榮被封為應天府兵馬都統製,已經帶著家人上任了。

吳用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也已經上任。

宋清回鄉務農。黃信仍回青州擔任原職。孫立帶著孫新、顧大嫂和妻兒老小依舊回登州任職。鄒潤不願為官,回登雲山去了。蔡慶回鄉為民。裴宣和楊林回飲馬川了。

蔣敬回鄉為民。朱武、樊瑞去投奔公孫勝,三個人一起平安終老。穆春回鄉為民。淩振被火藥局禦營任用。安道全當了太醫院的金紫醫官。皇甫端成為禦馬監大使。金大堅在內府禦寶監當官。蕭讓在蔡太師府中當門館先生。樂和在駙馬王都尉府裏快活地生活了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