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要忘記自己要幹什麼
我剛才在門口一聽說要演講,就有些激動,立即就想到了兩個詞:夢想與堅持。我想跟大家講,作為一個創業者,首先要給自己一個夢想。在1995年,我偶然有一次機會到了美國,然後發現了互聯網。
發現互聯網以後,我不是一個技術人才,我對技術幾乎是不懂,到目前為止,我對電腦的認識還是部分停留在收發郵件和瀏覽頁麵上,我今天早上還在說,到現在為止我還搞不清楚該怎麼樣在電腦上用U盤。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夢想幹什麼?
1995年,我發現互聯網有一天會改變人類,它會影響人類的方方麵麵,但是誰可以把它改變掉,它到底該怎麼樣影響人類?這些問題我在1995年沒有想清楚,但是隱隱約約感覺到這是將來我想幹的。回來以後也非常艱難,我請了24個朋友到我家裏,大家坐在一起,我說我準備從大學裏辭職,要做一個互聯網,叫Internet,那個時候互聯網不叫互聯網,那個時候把它翻譯成因特耐特。因為自己不懂技術,所以我花了將近兩個小時來說服24個人,說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兩個小時的時間裏,我肯定沒講清楚,什麼是互聯網,他們肯定也聽得糊裏糊塗。兩個小時以後,大家投票表決,23個人反對,1個人支持,大家覺得這個東西肯定不靠譜,別去做那個,你電腦也不懂,而且根本不存在這麼一個網絡。
但是經過一個晚上的思考,第二天早上我決定還是辭職去實現我自己的夢想。為什麼是這樣呢?我發現今天我回過來想,看見很多遊學的年輕人是晚上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晚上睡覺之前說明天我將幹這件事,第二天早上仍舊走自己原來的路線。如果你不去采取行動,不給自己的夢想一個實踐的機會,你永遠沒有機會,所以我稀裏糊塗走上了創業之路。
——摘自《馬雲:夢想與堅持》
背景分析
馬雲是一個堅持夢想的人,可以說他走到今天,都是靠夢想的指引。雖然創業之路非常艱辛,但馬雲認為隻要有夢想,隻要不斷努力,隻要不斷學習,就有機會到達成功的彼岸。正如他所說:“人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第一天的夢想。你的夢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就是幫助別人成功,不能走到後麵以後又改回來。”
1995年,馬雲從西雅圖回來後,在美國朋友的協助下,他開始為自己的海博翻譯社建立首頁。當時中國的網絡是用速度很慢的撥號上網連接方式,足足花了3.5個小時才打開一半的網頁。但即便如此,馬雲仍然相當自豪,他證明了互聯網的存在。
隨後,他決定進入互聯網行業。1995年4月,馬雲聯合朋友創建了“海博網絡”,當時的情況實在讓人寒心:創建海博網絡的資金隻有六七千元,是馬雲的積蓄,剩下的是從親戚朋友那兒借來的。當時總共需要10萬元,他就將家裏的家具全賣了,而員工除了他、他的老婆外,隻有一個大學同學。盡管如此,“海博網絡”依然是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馬雲說,別人是盲人騎瞎馬,他當時算得上是盲人騎瞎虎。那時中國的互聯網還沒有全部聯係起來,就隻開通了他的那個網站,他早在5月份就已經掛上互聯網,上海是8月份才開始掛上互聯網的,所以直到兩個月之後馬雲才開始有了競爭對手。做得最早的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中國之窗”,馬雲之前已經把自己的網站改名為“中國黃頁”。
馬雲和他的創業團隊始終記得,當年他們意氣風發闖北京,卻以失敗告終,在馬雲宣布打道回府的告別宴會上,大家喝起了北京的二鍋頭,不知是誰帶頭唱起了《真心英雄》:“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要用歌聲讓你忘掉所有的痛……把握生命裏的每一分鍾,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5年以後,阿裏巴巴首戰告捷,兩千多名熱血沸騰的阿裏巴巴員工又唱起了這首歌,有人看見馬雲在偷偷地抹眼淚,但事後馬雲不承認。老歌重唱,他們是什麼樣的心情?他們肯定想起了當年的那個小酒館,想起他們含淚而歌的那個晚上。
在2005年阿裏巴巴社區大會上的演講中,馬雲說:“我們沒有放棄第一天的夢想,我們還要走下去,我們還要走96年。從我們第一天說要讓阿裏巴巴持續發展80年起,我們就沒有改變過;今天我們說要做持續發展102年的公司,成為世界最大互聯網電子商務網站。”
可以說,堅守第一天的夢想不變,是馬雲成功的關鍵因素。作為一個沒背景、沒技術、沒資本的創業者,馬雲唯一擁有的隻有“夢想般的理想”,而正是靠這個理想,馬雲,才真正成為馬雲。
拓展透析
丁磊大學畢業後,在家鄉的電信局工作,電信局旱澇保收,待遇很不錯,但是丁磊覺得那兩年工作非常辛苦,同時也感到一種難盡其才的苦惱。於是,他不顧家人反對,在1995年辭職來到了廣州。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丁磊說,“這是我第一次開除自己”。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
到了陌生的城市之後,不知道去了多少家公司麵試,也不知道費了多少口舌,頗具耐心和實力的丁磊終於在廣州安定了下來。1995年5月,他進入某外企工作,之後又去了一家小公司。因為他相信這家與互聯網相關的企業將來會對國內的互聯網產生影響,他懷著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新公司的技術工作中去。但是,也許是在1996年他還隻有技術背景,缺乏足夠的商業經驗,最後發現這家公司與他當初的許多想法相背離,他隻能再次選擇離開。
已經3次跳槽的丁磊在1997年的那個5月對自己的前途整整思考了5天,最後的決定是自立門戶,幹一番事業。“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公司未來該靠什麼賺錢,隻天真地以為隻要寫一些軟件,做一些係統集成就可以了。這種想法後來幾乎使公司無法生存。”他後來這樣說。
2001年9月4日,網易因誤報2000年的收入,違反美國證券法而涉嫌財務欺詐,被納斯達克股市宣布從即日起暫停交易。隨後,網易內部又出現人事震蕩。丁磊經曆了無數個不眠之夜,他也曾心灰意冷過,但苦難沒把夢想壓倒,2002年8月後,這家公司依靠網絡遊戲重整旗鼓。到了2003年6月6日,網易再創曆史新高:每股34.90美元。丁磊的個人財富也與網易股價一起飆升,躍上了50億元人民幣的台階,開辟了中國史無前例的創富速度。
丁磊認為,雖然每個人的天賦有差別,但作為一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尤其是年輕人,無論工作單位怎麼變動,重要的是懷抱夢想,而且決不放棄努力。從26歲創業到後來的億萬富豪,丁磊從挫折中一路走來。無論遇到什麼打擊,他都堅持闖蕩的夢想,終於在陣痛中脫胎換骨,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