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12:注重內在價值(1 / 2)

內在價值是投資的基礎

我們每個投資者,在投資某個公司的股票時,都應該像巴菲特那樣去深入地研究公司的內在價值。巴菲特投資理念中的第二條重要原則是說,一個企業不僅要有真正的內在價值,而且要有可持續增長的內在價值。

以實達公司為例。實達是一家以市場為導向的公司。長期以來,實達始終是把客戶擺在一個特別重要的位置。實達服務中國IT用戶十餘年,深刻了解用戶的需求,同時實達又是國內少數幾家有自主技術的企業,在芯片應用級技術上走在同類企業前列,因此實達能為中國國內用戶量身定做,為用戶提供適合中國國情、在性能價格比上與國外相比毫不遜色的產品;實達的服務品牌“蜂巢工程”是國內IT最早出現的服務品牌之一,它所倡導的服務理念和行為受到用戶的充分肯定。從某種意義上說,實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結為實達的這種客戶至上的理念。十餘年來實達與用戶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係,比如實達的金融係統的不少用戶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著采用實達產品的習慣。實達在為用戶盡心做好服務的同時本身也得到了受益。實達多年來在IT市場上的默默耕耘,終於使實達成為一個具有堅實市場基礎和良好客戶關係的公司。從金融、郵電、稅務、軍隊、教育、政府、海關……大行業客戶到大型企業、小型企業,上千萬的家庭客戶;二千多家的代理商,專賣店;一個涉及多種消費群體,多級並遍布全國各地的銷售服務網已經形成。

即使有實力的公司也會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虧損,但實達的虧損並沒有傷及主業和核心競爭力。他們正想方設法地挖掘其內在價值和可持續增長的潛力,使它十餘年所建立起的雄厚的技術實力、大規模製造體係和市場基礎不僅沒有受到損害,反而得到繼續加強。經過1998和1999兩年的調整,自2000年起,三大產業公司又重新煥發生機,取得實達自創辦以來最好的業績,表現出巨大的贏利潛力。種種跡象表明,作為國內著名的IT廠商,實達有能力很快抹去身上的傷痕,重新駛向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由此可見,實達的賬麵虧損是暫時的,它充滿活力的主業和表現出巨大贏利潛力核心競爭力,將支撐它的內在價值不斷攀升,成為IT業真正的創世者。衡量企業真正的內在價值,巴菲特可算是權威人士了,他認為,寧可以中等價購買優良企業的股票,也不以低價購買業績平庸的企業股票。

在2001年,實達進一步加強投資決策建設,董事會加大投資管理力度,將投資方向具體化,提出更明確的、切合企業現狀的“四不投”戰略:小公司不投,非IT領域不投,屬IT領域但公司不懂的不投,雖然懂但沒有合適經營人選的不投。“四不投”的提出,進一步明確實達產業布局和自身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把主要資源集中於具有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從而實現“成為核心競爭力突出的全麵信息設備及解決方案係統供應商”。實達的“四不投”戰略,正是對巴菲特理論的活用。

在確立投資原則的同時,實達對自身業務進行了清理和調整。凡是沒有前途的、自己不熟悉的、現階段沒有必要的、持續虧損看不到盈利希望的業務,全部與集團主業剝離,哪怕是為之付出一定的風險和損失,也在所不惜。另一方麵,確定了今後的投資重點和業務核心將專注於工廠業後,實達對主業進行了大的調整,在原來PC、網絡、外設這三大部門的基礎上,成立了實達電腦科技公司、實達電腦設備公司、實達網絡科技公司。

這三大公司可以說是整個集團的中堅力量。實達公司的發展曆程留給我們這樣的訓示:衡量一個企業是不是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要具備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衡量,在這方麵巴菲特可說是獨具慧眼,堪稱我們學習的典範。

考察企業的內在價值

巴菲特在他四十多年的股票投資活動中,十分留意考察企業的內在價值,巴菲特確信,由於市場的非理性行為,某些股票的內在價值有時會被市場低估或高估,而股票的合理價值,最終特會在市場中得到體現,這樣買入內在價值被市場低估的公司的股票,便為投資者創造了一個安全獲利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