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玉兒產女,國運加持(1 / 2)

【叮,恭喜宿主再添新丁,國運加一,壽命加一……】

和之前的那個獎勵一樣,除了真龍積分變成了二,別的都感覺不到。

但是經曆過之前差不多大半年的情況,崇禎自己心裏是有數的。

該發生的旱災沒有出現,反而是他的一些敵人和身邊的小人一個個被揪出來。

雖然那個小公主是出生在草原。

消息還是第一時間就傳遞回來了。

一起回來的,還有蒙古草原幾位王爺聯名的上書。

希望能和大明有進一步的關係。

這就意味著,這些蒙古草原上的王爺們已經完全放棄了和皇太極的聯合。

這雖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想要這麼快得出結論可不容易。

少了蒙古鐵騎的幫忙,皇太極這邊至少少了1\/3的戰鬥力。

而且他們戰馬的動力基本上也斷掉了。

這算不算也是係統給出的那個大明國運加1的一種顯現呢?

這種事情還真的是立竿見影啊!

當然,原本崇禎皇帝以為這就是國運的效果,但是三天後的一本奏章卻讓他大跌眼鏡。

那是各地上報上來的備用官員名冊。

由於東林黨和他們的那些手下被大批的撤換。

所以地方上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的位置也空缺了很多。

原本對於這些名字,皇帝是不會有什麼印象的。

但就在這位大明的天子拿起那些帖子象征性的看一眼的時候。

眼角的餘光突然就看到了一個很熟悉的名字。

一時半會又想不起來。

就是趕緊拿過來繼續看了一遍。

直隸那邊推舉了一個九品的小武官,主要是在當地的糧倉當巡夜的副將。

當然,這都不是重點。

也是這個小副將的名字叫做【李自成】

我的天呐!

這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吧?

還是這天底下真的有同名同姓的?

這可是李自成啊!

那個後世直接葬送了整個大明王朝的農民義軍頭領。

原本這個家夥會趁著北方和南方饑荒的時候揭竿而起。

但去年明明是大豐收年,且朝廷幹掉了那麼多的貪官,有些地方還免了賦稅。

整個大明天下的百姓此刻全部在讚揚這位崇禎皇帝。

既然沒有天時地利人和,又何來起義?

最多隻能算是一幫草寇!

人人喊打的那種。

“陛下,這個李自成有什麼不對嗎?”

可能是長久和崇禎皇帝相伴的關係。

那個叫做大伴的老太監,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不對勁。

皇帝好像從來沒有對一個外麵的新人如此關注過,莫非這小子的名字有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

“把這個李自成調到京城來,朕要見見他!”

為了搞清楚這個李自成是不是傳說中的那個家夥?

雖然看起來好像有點勞師動眾。

這皇帝做法讓人頗為不解。

但是此刻朝堂上麵的這些大臣們沒有一個會小看皇帝。

當時這位皇帝看上去懶惰,實際上卻悄悄的把整個朝堂給清理了一遍。

那手段和時間點的掌握,簡直就是像神一樣。

剩下那些通過補缺上來的官員,早就對此有所耳聞。

所以現在皇帝陛下說什麼他們都是覺得對的。

不得不承認,重新換過血之後的大明朝堂效率要比以前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