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生死關頭永遠和人民在一起
2008年5月12日下午,北川縣縣長經大忠正在縣委禮堂參加全縣青年創業表彰大會,機關幹部、受表彰的青年和學生,一共300多人參加會議。會議剛要開始,大地強烈震動,玻璃破碎,天花板掉落。緊接著,主席台後麵的房頂和牆體垮了下來,坐在前排的人被震起一米多高。“地震了!”所有人都慌亂起來,驚叫聲、哭喊聲,亂成一團。會議室隻有兩扇一米多寬的門,如果一擁而上,後果不堪設想。情急之中,經大忠一邊打著手勢,示意人群趕快疏散,一邊發出一句振聾發聵的大吼:“領導留下,學生先走”1200多名學生很快撤了出去。
一瞬間,周圍房屋全部倒塌,天空彌漫著灰塵,能見度僅四五米。他意識到北川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他第一反應就是必須先弄清全城情況,盡快把幸存者集中起來。經大忠馬上安排李書記和楊副主任留在縣委大院,組織疏散群眾,搶救傷員。他帶領縣委蒲副書記、組織部王部長迅速查看災情。他組織臨時建立了老城十字路口、新城的北川大酒店、政府廣場和夏禹大橋頭4個疏散集中點,把幸存的人集中起來。讓大家在各個集中點不停地大喊:“政府在這裏設立了疏散集中點,你們不要慌、不要亂跑!通知你們單位、家人和周邊群眾到這裏來”。大家一聽政府設立了疏散集中點,就迅速往這邊跑。很快就聚集了近萬人。及時地緩解了災難後人心惶恐的繼發性災難。
在組織轉移的同時,經大忠帶著留下的人,用雙手刨,用繩索吊,靠人背、抬、扶,用最原始的辦法,救一個是一個。就這樣,天黑前,他們硬是從廢墟表層救出了一千多人。晚上,餘震不斷,風夾著雨,遠近不斷傳來哭泣聲、呼救聲、呻吟聲,伴隨著山體“嘩嘩”的垮塌聲,人們感到極度的恐慌和無助。他組織黨員幹部,一邊安慰廢墟中的群眾,鼓勵他們,為他們打氣,一邊收集食品和水,以及能遮風避雨的東西,盡可能讓受災群眾避避雨,充充饑,熬過這艱難的一夜。
2008年5月13日下午5點,群眾報告:“茅壩小學廢墟下還有活著的學生,要趕快去救!”在群眾的指引下,循著呼救的聲音,大家找到了水泥板垮塌的掩埋點。透過縫隙,看見兩個小女孩,在不停地掙紮。這時,學校後麵山體還在不停滑坡,救援的風險非常大。但人命關天,人們趕緊用鋼釺撬,可拚盡全力也隻能把樓板撬起一個狹小的空間,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把第一個小女孩救了出來。緊接著,在同一地點,他們又成功救出三個孩子。
看到他們幸運地獲救,經大忠更擔心自己1l歲的外甥女。她也在這個學校讀書,地震後一直沒有消息。他卻沒有時間打聽她的下落。後來,就在與他們救出四個孩子相隔30米遠的地方,找到了她的遺體。沒能救出自己的外甥女,他感到深深的內疚,隻能在她身邊,默默地坐了十多分鍾,算是送她最後一程。當得知自己的妹妹和一個侄兒、兩個侄女遇難時,工作人員勸他去看看,爭取能見上最後一麵,經大忠沉默了半晌,隻說了一句話:“失去的永遠回不來,我的任務是救活人!”
經大忠就是這樣強忍巨大的悲痛,以堅強的意誌,始終戰鬥在抗震救災第一線。這就是真正的共產黨人的本色,無論是山崩地裂,還是生死關頭,永遠和人民在一起。經大忠在地震來臨時的鎮定體現了高逆商人的精神狀態。
7.地震廢墟上東方電氣再崛起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總經理斯澤夫獲“2008CCTV年度經濟人物”大獎。斯澤夫的重大的人生經曆是兩次讀書和三次選擇。他在陝西機械學院的學習過程為他打下人生的基礎,而清華大學的學習為他承擔重任配備了肩膀。斯澤夫在清華畢業時做出的第一個選擇是放棄高收入的民營企業而毅然選擇了正處於困難時期的東方電機。第二次選擇是做了一名“平民市長”,麵對新的挑戰,他憑借著“380萬人民選了我,我怕什麼”的信念,在一年零六個月的德陽市副市長的任期內成績斐然。正在工作蒸蒸日上的時候,他卻作出了第三次選擇,回到東方,拯救東方。當時四川省省委書記謝世傑說:“副市長候選人可以有一百個,但東方電氣隻能是斯澤夫。”
地震的時候,地處震中的東方電氣集團公司有五百多名員工和家屬遇難了,八成廠房倒塌,直接經濟損失五十億。四天以後,東方電氣年度股東大會上,董事長斯澤夫和大家一同為數百名公司遇難者沉痛默哀。斯澤夫鼓勵全體員工在地震廢墟上讓一個即將倒下的巨人重新崛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他們恢複了生產。當時餘震不斷,但是工廠無一傷亡,這就是他和他的團隊創造的奇跡!在斯澤夫的帶領下,這家國有企業雄風再起,保持了發電設備產量世界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