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隱藏的關心(1 / 2)

陳雙無奈,這個刁鑽的婆婆,蠻不講理,她撈不著銀兩,急得要發瘋,什麼事都敢做,真是為老不尊。

李初道:“你若在程家過不下去,為何不離開?”

離開,我去哪,我還希望哪天睡醒了穿回去呢,我萬不能離開。陳雙不語,此心別人不懂,我也不能講,她淡淡的一笑,說:“無他,婆婆自有道理,不用費心。”其實,他心裏挺感激李初的,這日子,自從有了他的連續的幫忙,自己已經解決掉了許多難題。

李初不再多語,隻說:“有難處盡管開口。”

如果在前世,這既是一個藍顏知己,一個鐵哥們,陳雙淡然慘笑。

因為開始賣了些熟玉米,還得了一些銀兩,陳雙與程東商議:“吾們偷偷去抓藥,可否?”

“為何?”

“婆婆質問錢從何來?如何回答?”

“如實相告。”

“若還想苛扣,有為空連接不上。”

“不用擔心,我的身體恢複的很好,我可以給你幫忙了。”

“等你完全康複在幫忙不遲,不急於讓你勞累。”

程東堅持給陳雙幫忙,於是,陳雙和城東荷擔而出,沿街叫賣。李初見了,心裏酸酸的,追上前去:“吾有車子相借。”

程東答:“不用,很少。”李初有些落寞的離開了,程東眉頭微皺,一絲不祥一閃而過。

程東擔著擔子,陳雙高聲叫賣,還把在家裏已經煮熟了,分成段的分給大家品嚐,有人搖頭:“好吃,不買。”

程東問:“為何?”

鄰人指著陳雙曰:“問她,不孝兒媳。”

程東看著眼圈泛紅的陳雙,放下擔子,握住陳雙的手:“娘子,你受這等委屈,為何不告訴官人?”

陳雙有些不好意思了,大廳廣眾之下親親我我,總是被人笑話的,她推開程東的手,說道:“婆婆的脾氣你自知道,吾家銀兩去全給官人看病,她不能全部納為己有,心有不甘,自是要說說,無能奈何。”說完,一聲長歎,幾行淚水潸然落下。

程東心疼,複拜向大家:“鄰人莫誤會,之前所聞不為實也,吾家娘子,每天操勞,裏裏外外,孝敬婆婆,撫養孩子,還要為官人我抓藥治病,風裏來,雨裏去,從不停歇,本是繡花女,卻練成了農婦婆,何來不孝之說?”

鄰人們互相看看:“此言可信?”

“千真萬確,莫要再侮辱我家娘子了。”

“如此說來,乃鄉人傳言不準。”

“不準,不準。”

鄉人們見程東據理力爭,為娘子急於申辯的麵紅耳赤,不像謊言,倒也信了,有人拿出銀子,說:“若為了給關人治病,我願意伸出手相助。”

陳雙多送上一棵玉米:“感謝鄉人理解。”

見狀,又有人拿出銀兩,程東歡喜,接過銀兩,複又交給陳雙:“請娘子保管。”這一動作,引來笑聲一片。

由於帶出來的不多,一會功夫就賣完了,程東還要再出來一次,走到家門口,執意要去田地裏看看,陳雙關心的說:“官人,身體稍稍見好,萬不可勞累過度,奴家去天地裏守候,今天官人為奴家申冤,定有人去田裏觀望買賣。”

程東也累了,就i聽從陳雙的話,不再堅持,對麵的李初,此時出門,見到夫妻恩愛,心裏更不是滋味,他和程東打招呼道:“程兄,身體如何,怎麼可以下地了?”語氣裏帶了挖苦和嘲笑。

程東甜美的回答:“吾家娘子心疼於我,不允許吾去下地幫忙,待吾康複,再做彌補。”

李初扁扁嘴巴,酸酸澀澀的恩啊著不知所雲而退去,衝動微笑而歸。

陳雙守在田地裏,連日勞頓,困乏交加,昏昏欲睡,程東回家,帶上了水和食量,領著孩子來到田間地頭,陳雙昏沉中聽到聲響,見到孩子們的笑臉和親熱的呼喊:“娘親,娘親。”

陳雙摟過孩子,親吻著孩子的額頭,接過程東送來的食物,含笑著張嘴,一口一口的吃下。

婆婆在家,不小心睡著了,醒來的時候,見不到孩子,心裏著急,心想,老身怎能丟了孩子,雖說可以刁難媳婦,卻也不能慢待孫男娣女,她著急地四處呼喊。

陳雙和吃了孩子們送來的食物,身體感覺到輕鬆了,心想,自己的孩子跟著自己也不能享福,自己生產了玉米還要去賣,孩子們一個也沒有品嚐過,於是,她讓孩子們等著,她去四處尋些幹草幹柴來,在地上挖了個洞,然後擺了幾個玉米下來,埋進去,然後點上火,悶起來。

“這是作甚?”程東問。

“給孩子們燒玉米吃,你沒有吃過吧,她又取了些青豆角來,剜開個洞,一同埋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