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 二合一的番外(1 / 2)

蕭容稟

蕭容稟沒想到,最後自己還能全須全尾的離開京城。

在知道自己所做的荒唐事情之後,他忽然就想起當年懲罰柔兒時候,柔兒曾說過,這一生並非她負了他,而是他負了她。

他坐在奢華的馬車上,看著背後愈來愈遠的城牆,蒼涼的呢喃道:“沒想到,我最後竟然敗在了......一個小小的大理寺丞手中。”

其實早在入宮之前,他就有所準備,哪怕他不幸落入當今手中,那宮外也依舊還有他留的後手。卻沒想到,最後皇帝並未問罪與他,隻是將他囚於長麗宮三個月。

那三個月,他幾乎日日陷於愧疚之中。對那個本是賢淑的書香女子愧疚,對因自己而死的女兒愧疚,直到三個月後他被送出皇宮,才突然發現自己曾經苦心經營的一切產業,如今都不複存在了。

甚至,就連父王當年離開京城之前,隱藏下的勢力,也盡數被皇帝拔除了。

莫說那些為他洗贓銀的產業,便是他為藏身所開辦的店鋪,也都易主了。

現在的他,可以說是敗的一塌塗地。

“王爺,您可要喝些水?”本是一身華服,在宮中扮了肅王整夜的男人,此時恭順的問道。

蕭容稟搖了搖頭,無力道:“不了,趕路吧。”

到了今日,他不得不承認當今的手段跟魄力,竟然敢放他回到金陵。而且,並未收繳他身為王爺所享受的榮華跟富貴,就好像一切都未曾發生一般。不問罪,不懲治,甚至不將他的罪名公告天下,隻是讓一些關於他凶殘的流言傳出。

在宗親之中,皇帝因放過他這個肅王一脈唯一的血脈而被稱讚仁慈。在百姓之中,他也因將收繳的贓銀用於減免賦稅,而得了聲譽跟明君之名。

唯有他,成為與京城之中歡欣鼓舞的百姓截然不同的人。

就算能回到金陵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可他還能享受多少年呢?肅王一脈,在他這裏也算是絕了,往下再無子嗣繼承。這大抵就是皇帝真正的目的吧。

因為許楚查到的賬本,肅王一脈經營了兩代的勢力煙消雲散,就算放他離開京城,他也再無能力生事。

也不知是因為這一次潰敗的徹底,還是因為年老了,這顛簸的路上,他竟然想起了許多事情。

好的,壞的,善的,惡的。

他尤記得當年剛隨父王離開京城的時候,路上經曆了數不清的刺殺跟毒殺。當時,父王一直引以為傲的兄長跟自己那虎頭虎腦的侄子接連遭到毒手,也就他因扮作下人而逃過一劫。

而那些斬草除根的手段卻並未因他們遠離京城而停止,承宗皇帝當時的目標十分明確,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所以他們一行人中但凡年幼的下人跟孩童皆無一人存活。

大概那個時候,蕭容稟的心就開始變得偏執了。畢竟,那麼多夥伴,甚至與他一同長大的書童,都因他而死,那種恐懼跟恨意自然也就洶湧而生了。

所以,他小時候總畏懼離別,更惱恨背叛。

後來到了孫家,他的待遇也並不算好。一是父王本就自身難保,之所以能讓孫家留下他,皆是因為父王手中有孫家的把柄。二是孫家想要撇開落敗的肅王一脈,攀上承宗皇帝的高枝,自然也視他為眼中釘了。

而他兒時所有的溫柔,都來自於孫柔,那個善良幹淨的閨秀。

他清楚的記得,孫柔性情內斂喜愛種花,可有時候行為又十分灑脫。她會取了書卷在花叢之中席地而坐,隨口念叨幾句讓人感到平靜的詩句。也會身著粗布衣衫,親自打理那些花花草草的。

更會在他被孫家人欺侮之後,麵帶疼惜的幫他上藥。

可以說,他前半生所有的感情跟喜怒,都是在孫柔身上學會的。

可是,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忘了自己最初心底裏的誓言的,那個想要一生一世護著孫柔愛護孫柔的少年,是何時變成了現在這幅模樣?

蕭容稟靠在車壁之上,滿心苦澀。

大概是從無意中聽到孫家老爺跟孫夫人談及孫柔親事開始吧,那個時候他就知道,孫家上下看重的孫柔夫婿,其實是那個算得上頗有權勢的王允。

隻可惜,他們卻不知,王允也一心想要振興王家。

所以,他與父王設局,將王允拉下水,讓他成為肅王一脈的附庸者。而王允做得也是極好的,從未出過差錯。

蕭容稟想著想著,就想起了當日王允所供的供詞。當年,本該是孫家驕傲的孫柔,之所以會被逐出孫家,皆是因為她除了他不願再嫁旁人。而孫家怎麼可能在孫阮阮準備入京之際,讓她與肅王一脈牽扯上?

哪怕他當時是隱去了身份,棲身在孫家的。那孫家也不允許自家女兒,與他生了糾葛。

他想自己當時為何會一心認為孫柔與孫家一樣,隻想一心跟自己撇清關係的呢?

倘若當時他有一絲一毫的耐心,或者功利心跟猜忌心並不那麼重,那他是否也能與她夫妻恩愛?

隻可惜,縱然他再後悔,也已經晚了。

馬車外風聲蕭蕭,雪粒子淅淅瀝瀝的落下,帶著徹骨的寒意跟冷冽打在馬車惟裳之上。偶爾湧起的冷風,將惟裳吹的不停晃動,依稀能看到外麵廣袤無垠的皚皚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