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癢》reference_book_ids\":[7169887934584196110,7065266480203435038]}],\"3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93,\"start_container_index\":3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87},\"quote_content\":\"《東方之子》reference_book_ids\":[704959142645517827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口供實錄〕
A.“對,我不想說‘我愛你’,因為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愛上了她。”
B.“‘我愛你’是一句男人對女人的承諾。因此,在對未來沒有把握時,我更願意把愛放在心裏。”
C.“要說倒也容易,不過是簡簡單單3個字,但要真心實意地愛一個人,那就難了。”
D.“真正的愛是無法用蒼白的語言表達的,我更願意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她的關愛和體貼。”
E.“這很容易,你愛一個人就勇敢地說出來,對我來說,愛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男人視角〕
“我是多麼地愛你”
誠誠初戀時才17歲,但是那個愛來得特別熱烈。他們的浪漫史剛剛開始幾個月,她就認定他是她這輩子要等的人。她開始戀愛了,而且是一個大寫的愛,他早就開口說:“我是多麼地愛你!”而且他多次暗示她,希望她也能親口對他講出這句話,並不時引用《羅密歐和朱麗葉》裏的台詞。認為他們的感情就像世上偉大的愛情一樣,盡管他們還未到談論婚嫁的時候,未來他們將生活在一起,已是心照不宣的事。
那是一個有香檳和玫瑰的夜晚,空氣中充滿著熱戀的氣氛,她感到非常幸福,一個熱吻,然後……他為她斟上香檳,她不知道自己是在擔心還是在期盼。他獻上了一支玫瑰,月光閃亮,她還沒弄清弄自己該做什麼,他深沉地給了她一個重重的吻,並趁機迎了上去,摟著那樣緊,吻得熱烈深長,當他將她按倒在沙發上。突然,她清醒了,她想推開他,可是她推不動他的肩膀……
當她在洗手間,看著自己眼角的淚水時,她知道一切都晚了,一個浪漫的夜晚就這樣結束了。她感到自己與很多同學一樣,運命都落到了男朋友的手裏。想到許多夥伴的不幸遭遇就覺得後怕。
以後的日子她自己就說不清楚了,她覺得這個愛情有點糊裏糊塗。明明是他愛上了自己,後來好像不是這回事,好像是自己主動愛上他的。這一點雖然並不重要,可是他的“我是多麼地愛你”好像比先前缺少了什麼東西,後來簡單成了“我愛你”幾個月後,這剩下一個字“我……”她不知道他想說什麼。
在她的一再追問下,他才說自己愛上了一個短頭發的女孩,就像他們那次一樣,他和那個女孩已發生了關係。他要去那個女孩那裏兌現他的承諾,所以以後倆人不能經常見麵了。
她傻了,她不知道過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隻有哭泣的淚水。
〔男性的告白〕
——自從大學畢業後,我和一幫好友總愛相約出去狂歡享樂,到酒吧吃吃喝喝,再去DISCO通宵達日地跳舞。現在我已經30多了,大多數朋友都已結婚或又離婚。有的甚至連小孩都塞到了父母那裏,每天照例晚上一同去打保齡球或射擊,半夜又進了夜酒吧。對女人的評價越來越差,本來我就對女人的印象很差,當然除了對我母親的感情例外。以前,我對有文化的女性印象還不錯,後來結識了幾個是一個不如一個,所以我根本沒有結婚的想法,至多是一起玩玩而已。
——盡管我有錢,也有女朋友,但我根本沒打算結婚,因為現在的人太靠不住。別人說我有很多女朋友,其實沒有這回事,有也是一般的交往。這些都跟我有錢有關。如果沒有了錢恐怕就是另外一種情形了,我無法保證我這一生都這樣富有。也許有一天這幾百萬都會賠在生意裏,我不願意在那一天發生女人從我身邊離開的事。所以,我永遠不會與她們之間有什麼契約。做生意我可以向別人要保證金,大概我不會向女人要違約金。而且離婚其實比毀約更簡單,更不承擔責任和風險。興許還能撈上一筆。所以大家還是完全自由的好。
如今,隨著離婚率全球性地逐年增長,離婚已不再是重出江湖的自由兌換券。相反,婚變卻像瘟疫一樣散布著恐懼和悲觀。愛情和婚姻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令無數男女人人自危。身邊屢見不鮮的悲歡離合讓人不得不有所顧忌,但一旦選擇婚姻生活,就要虔誠地信守禁忌和盟約,承擔責任,適應婚姻並全身心享受愛與結合的幸福。
下麵是一位把婚姻搞丟了的人。他們對婚姻的直白或許可以提高女士們對婚姻的理解。
1.婚姻包括利益和衝突。女人要投身追求獨立的冒險,這是自愛與愛人唯一的明智實踐。我是個文化人,比較愛麵子,讀大學時還是班長,畢業回老家後經人介紹就結了婚。剛開始覺得她還不錯,比一般女孩漂亮有文憑。後來發現她依賴感很強,還盲目樂觀,表麵上很文靜、實際上和那些庸俗的女人沒什麼區別。總認為男人和女人在一塊就會出問題,讓人感到窒息,沒有一點文化人的開明思想。我也不會為一點小事與她爭吵。我相信自己是一個能有所作為的人,在地方上我也是很有前途的。因為無法忍受她太像一個市俗的女人,我便加緊複習。兩年後,我考上了博士回到了上海,再也沒打算和她一塊生活。如果不是考上博士,我也不會和她離婚。在那小城裏我沒勇氣和她離婚,因為我受不了別人的議論。而現在我再也用不著回去了,不管人們怎麼說。現在我又有了一個女友,是位碩士研究生,還沒有打算什麼時候結婚。第一次婚姻,對我是個教訓,要了解女人,不光看表象。我相信自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果有第二次離婚,那我隻有躲到美國去,隻怕上海都躲不下。
〔非常追求〕
有人說,在運動王國裏,個人才能當著成千上萬的觀眾檢驗和展示自己的技能和雄姿;體育是一種方便的評價個人的能力的有效工具,也是個人在外界評價麵前進行充實完善的機會。人們也能很容易地作出更維妙更深邃的評價,所以職業運動員,也是當代的英雄。足球以其強烈對抗性和攻擊性最受男人歡迎,似乎也更顯男子漢本色,然而它出人意料地在足球場外培養了一批“職業球迷”。
對20世紀的中國來講,職業球迷大概也是一個新人類。這個新人類的存在不容社會忽視,因為他們不同於“舊人類”的那種“紈絝”子弟,他們的成份更複雜,從眾更多,影響更大。因而更容易出人物,故而主流社會的人們應該謹慎對待他們。
球迷們似乎繼承了傳統的“紈絝”子弟的衣缽,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還要有效好的經濟條件,一張球票可能是幾十元,也有可能是幾百元。包車去看球,乘飛機去看球,這都是很常見的。90年代初,一些球迷就在電視裏報刊上斬露頭腳,全國知明的有“小平頭”“小地主”“超級球迷”等等。球迷作為一種整體,他們比其他的“歌迷”“影迷”“文學愛好者”經濟條件更好,更有熱情更瘋狂。
人們說現代“玩酷”子弟“玩不酷,毋寧死”,比敗家子類別的前“紈絝”有骨氣的多。他們總能消費得夠刺激,他們對新商品、新工具最為狂熱。
他們以信息崇拜為時尚,最流行的道具是手機、電腦加上“一點兒正經沒有”的漫畫。他們是獨生子女,反對傳統的生活方式,對政治不關心,因為社會對他們的關心本身就是一種政治。他們對摻和進主流生活的欲望不足。導致缺乏目標感,仿佛總是處在人生的預備狀態。躁動期被無限延長,他們權力欲通常不強,更願意成為工具型的人才或自由職業者。他們和球迷一樣,身為新人類一員,所追求的不是被傳統主流社會認可的那種“成功”,而是更在乎自己是否開心。他們由於緊跟時代潮流,無意中總對古舊一點兒的人形成諷刺。
他們的真實生活,其實鮮為人知。我們僅僅是通過報刊對“羅西”“小平頭”這些“大名鼎鼎”的職業球迷的生活有了一點了解,但是他們對足球的瘋狂感情和他們棄家不顧、甚至拋家棄子的作法,更讓人震驚。
曾加:也是“玩酷”子弟的一族。同時也是個小有聲名的職業球迷,他愛球看球其實並不是為了別的而是追求另一種“成功”,因為名利一向就是孿生兄弟。他做職業球迷的目的,是為了“名利”雙豐收。這也是過去的“紈絝”子弟所從未想過的。娛樂業可以使人玩出名玩出錢,難道做球迷就不可以做出名來?做出錢來?其實一樣。事實上這並非想象,而是確實存在的事實。這似乎印證了一位科學老人的話:什麼東西隻要發展到了極限,都不會是一無是處的廢物,總會有利用的價值。所以追求另一種“成功”的職業球迷,其實也不失為一種另類的思維方式。
曾加在幾年的努力之後,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希望,首先他對足球事業作出的貢獻是一手策劃了湖北省球迷協會,並任湖北省球迷協會秘書長。據說在辦之前湖北省武漢市曾有一個球迷協會,因某種原因垮了。曾加認為他的省球迷協會會使湖北省的足球市場迅速擴大,具有積極的社會效益。不要體委一分錢,自己在新華路體育場租下了辦公室,打著湖北省球迷協會的牌子招兵買馬,做廣告拉讚助開始了自己的事業。
因為他本身就有非常的追求、非常的思維方式,所以跟代表主流社會的省體委不可能完全協調。所以在經營了一段時間之後,產生了明顯的分歧。最後迫使他另起爐灶,拉起了湖北省高校足球聯盟的牌子,坐上了高校足球聯盟執行主席的位子。曾加的主要成績是曾組織4千球迷觀看了幾場比賽。最出名的是在某賽季中,曾組織了一個有幾百人參加的球迷遠征隊,包了幾輛客車遠赴上海觀戰。對於這次活動,《武漢晚報》及其他地方報紙作了大量的報道。之後又組織球迷赴重慶、深圳、北京等地為當時的美爾雅隊助威、觀戰。
1998年曾加借著職業球迷的名氣,開始向另一個領域:企業界發展。他首先自己花錢為自己作了一個廣告,開價年薪150萬元。為企業進行市場營銷、管理方麵的策劃。這對新聞界來說也是個不大不小的新聞。人們對這樣的特殊人才總是感到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對普通百姓來說150萬元是個實打實的天文數字。人們更無法理解的是,一個普通的人為什麼突然就變成了一個似乎有著點金術的天才。商品經濟社會也是一個創造奇跡的社會,也出現了許多神話。這些神話似乎有很多都出在另類的思維方式上。在曾加的廣告出了後不久,湖北四科公司對這個新聞產生了興趣,並組織了專家對曾加進行了筆試和麵試。並達成了合作協議,以80萬年薪的代價,請他出任四科公司副總經理,這也不得不讓他的那些新朋老友驚駭。
曾加為了提高本公司的知名度,在資金不足,無法進行地毯似的廣告轟炸的情況下,又突然奇想搞了一首《湖北佬九頭鳥》的歌曲的所有權轉讓新聞。因為如果一首歌曲的所有權,能以百萬元轉讓,這自然會成為一時的新聞話題,像我們熟悉的優秀歌曲《十五的月亮》其作者就有《十五的月亮》16元的稿酬的說法。而與曾加作代表恰談的這支《湖北佬九頭鳥》開價600萬元。所以不得不讓傳媒界另眼相待。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節目記者、以懷疑的態度對他們進行了采訪。在節目播出之後,以曾加的思維方式,他又一次獲得了“成功”,即一種不為主流社會認可的“成功”。
曾加的事業可以說是“非常”的事業,而他的生活亦是一個非常的生活。在80年代,曾加還是一個默默無名的青年時,就曾因想法出格而入獄。90年代便棄家別子,外出尋求發展。在其短暫的“創業”過程中曾換了4位妻子,他對妻子的要求是年輕、漂亮,還要對他的“創業”有幫助,否則就拜拜。這也是他妻子換得快的原因。他最崇拜的人是牟其中,其次是何陽。他們有著明顯相似之處,也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容易跌跤。
牟其中,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尋常的人物,他應該是一個創造過奇跡的人物,他的成功曾鼓勵了許多思想活躍、立誌創業意識前衛的青年人。然而現在他的神話又破滅了!不管將來法院對牟作出怎樣的判決,都不能否認,他有頭腦,有才能。但非常容易出格屬於另類的事實,他狂妄,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善於投機,占有姨妹等都非常另類。同樣,號稱點子大王的何陽,也曾紅極一時,他的《點遍中國》也似乎表明他是何等氣慨。然而如今他又因巨額詐騙罪被起訴,將來等著他的大概不會是北京的高級新居,隻能是漫長的牢獄生活。像他們這樣在80年代出名,到90年代誇掉或坐牢的上了“江湖名人錄”的成功人士,比比皆是。當然這不等於另類思維都會出問題。但他也確實傳遞給我們這樣一個信息,就是不為主流社會承認,或主流社會不願承認的,那些具有“江湖名人”色彩的“非常”成功人物,是非常容易“翻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