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快樂中成長(3 / 3)

小鬆鼠與大灰狼

溫暖的春天到了,一隻小鬆鼠在樹枝間跳來跳去,一不小心,它從樹上掉了下來,偏巧砸在了一隻正在樹下睡覺的大灰狼身上。大灰狼一下子躥起來,抓住了小鬆鼠要吃掉。小鬆鼠懇求大灰狼饒命,它說:“狼大叔你行行好吧,求你放了我吧。”

大灰狼說:“好吧,我可以放了你,但你必須告訴我一件事,為什麼你們鬆鼠總是一天到晚快快樂樂,而我總是覺得煩悶。看看你們,在樹上玩啊跳啊,總是那麼開心,我卻總是愁眉苦臉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鬆鼠說:“你先放了我,讓我上樹,我在樹上告訴你,要不然我心裏太害怕。”

於是大灰狼放了鬆鼠,鬆鼠飛快地上了樹,站在樹梢上說道:“你覺得煩悶是由於你秉性凶惡,凶惡折磨你的心,人人都討厭你;我們快樂是因為我們善良,我們從來不對任何人做什麼壞事,所以大家都喜歡我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善良的孩子之所以生活得更簡單、更輕鬆、更快樂,那是因為善良的孩子都會被大家喜歡。

你隻有像小鬆鼠一樣讓大家喜歡,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才能夠快快樂樂,不然就會像大灰狼一樣到處討人厭。

筠筠問:“這個小鬆鼠是你嗎?”

小鬆鼠說:“不是我,是我的一個同伴。我再給你講個故事。”

鬧鬧讓梨的故事

在家裏,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小王子、小公主,自然會得到爸爸媽媽的疼愛。但是這並不代表爸爸媽媽會一直不生我們的氣,隻有用自己的表現,來贏得爸爸媽媽的喜愛,才是最聰明的孩子。

有一個叫鬧鬧的孩子,他的爸爸媽媽經常教育他要尊老愛幼。當家人每次買回梨後,爸爸媽媽都要教育鬧鬧,要把最大最好的梨留給奶奶吃。鬧鬧領會了爸爸媽媽的意思,每次都會把最大的梨送到奶奶跟前,奶奶笑著誇獎孫子:“鬧鬧真是個好孩子,奶奶牙不好,你吃吧。”

接著,他又把梨送到爸爸和媽媽麵前,他們都有不吃梨的各種理由。最後,經過了一個輪回,梨又回到鬧鬧手中。於是,鬧鬧拿著那個最大的梨坐在椅子上獨自享受。

一天,爸爸的朋友來家做客,懂事的鬧鬧馬上從裝水果的盤子裏挑出了一個大梨,送給客人吃。家人見了都非常高興,那個朋友也高興地說:“你們家的孩子真懂事。”

雖說這個朋友不是很喜歡吃梨,但出於對鬧鬧的尊重,他還是接過了那隻梨子。誰知,他剛咬了一口就惹來了麻煩,隻見鬧鬧生氣地衝著客人喊:“你怎麼這麼貪吃呢?太不要臉了!”

那位朋友感到很不好意思,咬在嘴裏的梨咽也不是,不咽也不是。他臉上露出了迷惑不解的神情,這孩子怎麼這樣啊!

鬧鬧惱怒地坐在一旁,不停地盯著客人手中的梨。這最大的梨向來是虛晃一槍,最終會落到他手上,他這次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再說也沒遇到過這種事,於是跟客人急眼了。

鬧鬧的爸爸媽媽自然更是變成一對大紅臉,他們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於是趕緊向朋友解釋,說這大梨向來是謙讓一番,最後必定又會回到鬧鬧的手中。那位朋友終於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於是趕緊起身告辭。父親看著朋友離去的身影,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從這個故事中你可以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要尊重別人,不能隻做表麵文章,更不能什麼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稍有不順心就又哭又鬧,這樣會讓爸爸媽媽非常為難,時間一長,就會讓他們生氣,你也就得不到他們的喜愛,自然很難快樂了。

家貓和鸚鵡

有人買回一隻鸚鵡,精心地飼養,讓它自由自在地生活。這隻被馴養的鸚鵡高興得不停地叫喚。一隻家貓看見了它,問它是誰,哪來的。它答道:“我是主人剛買來的。”

貓說:“你這膽大的東西,怎麼剛來就這麼嘰嘰喳喳地叫。我是這裏長大的,主人都不允許我這樣做。有時若這麼做了,他會大發脾氣,趕我出去。”

鸚鵡回答說:“親愛的管家太太,你最好趕快出去。主人喜愛我悅耳的聲音,而討厭你的叫聲。”

同樣是叫聲,鸚鵡的叫聲別人會喜歡,而貓的叫聲別人卻討厭,為什麼呢?因為鸚鵡的聲音悅耳,而貓的叫聲卻很難聽。因此,你想獲得別人的喜歡,就不能給別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煩。

好好讀書才能快樂

有許多小朋友不喜歡讀書,認為讀書是一件非常沒有意思的事情,還不如出去和小夥伴玩來得痛快。其實,讀書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快樂。

牛頓讀書的故事

牛頓是英國著名科學家,是近代力學、光譜學的奠基人。他出生於英國林肯郡的一個農民家庭裏,童年時代的牛頓學習成績不太好,性格孤僻。但他愛動腦筋,總喜歡提出一些十分古怪的問題,隻是沒有人能夠解答他的這些問題,他隻好自己看書。

一天,小牛頓發現風車沒人推,卻在一直轉動,於是他便去翻書,在書中他知道是風吹動風車,是風力推著它轉動的。他又對風的來源產生了疑問,這一次他在書中同樣找到了答案——天氣是變幻莫測的,有時是晴天,有時是陰天。晴天,人往往覺得呼吸暢快,那是因為氣壓高;陰天,人往往感到沉悶,那是由於氣壓低。氣壓高的地方空氣濃重,氣壓低的地方空氣稀薄,空氣濃重的地方,氣流就向空氣稀薄的地方流動,這一流動,就形成了風。

童年時期的牛頓,不僅喜歡看書,而且還喜歡按書上的圖片製作各種機械玩具。他製作的玩具很有創造性,看起來與眾不同。

一次,他的祖母發現他連續幾天放學後很晚才回來,手裏總是拿著一些小木片、小鐵釘、細鐵絲。吃過晚飯後,一個人獨自在燈下認真地刻呀,削呀,有時在屋裏到處搜尋,有時又用鐵錘不停地敲打,弄得家裏不得安寧。祖母從沒責備他,心想:孩子又在搞什麼小發明了!

果然,沒過幾天,他便做成了一架小水車。

第二天放學後,牛頓拿著自製的小水車,後邊跟著一些同學,他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一條小溪邊,準備試驗他的小水車。一試,居然轉動起來,而且非常靈巧。牛頓望著那轉動的小水車,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

在書籍的教育和關懷下,牛頓對科學越來越感興趣。後來,他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

現在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像牛頓一樣愛讀書、愛思考的小朋友,他們每天都會從書本中得到許多有益的知識,如果你不想被他們甩在後麵,就需要像牛頓一樣多讀書、多思考。

不愛讀書的小貓

從前有一隻小貓,它隻喜歡趴在熱熱的炕頭上睡大覺,醒來就吃個飽,從來不學習捕鼠的本領,大家怎麼勸它也沒有用。

這隻小貓長大之後,仍然一點不改自己的壞毛病,每天隻想著吃喝玩樂。洞裏的老鼠知道了小貓什麼本領也沒有之後,就決定出來捉弄一下它。

一天晚上,老老鼠從洞裏領著一群小老鼠爬了出來,得意洋洋地唱著:“老鼠怕貓,那是謠傳,一隻小貓,有啥可怕,壯起鼠膽,把貓打翻!”然後它們又鑽到廚房裏,跳到盤子上就開始吃主人家的魚和肉。

小貓被驚醒了,它氣呼呼地向老鼠撲了過來,可是它從來沒有學過怎麼抓老鼠,因此它不知道應該怎麼用它的爪子和牙齒,也不知道應該用凶狠的叫聲嚇唬老鼠,很快,筋疲力盡的小貓就被老鼠們捉弄得頭昏腦漲。

吃到苦頭的小貓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它開始捧著《捕鼠寶典》認真地學習了起來,還到山裏找到它的表哥老虎學習甩尾巴,向豹子舅舅學習爬樹,和大灰狼學習怎樣用牙齒。很快,它就把書上的本事都學到了手裏。

回到家裏的小貓仍然趴在炕上睡大覺。這天晚上,老鼠們又唱著自己編的歌出來搗亂,它們還以為小貓什麼也不會,大膽地跑到小貓身上去揪它的胡子。小貓一下蹦了起來,一把把老鼠按在下麵,隨後又跳到地上,用書上學到的本領把老鼠一個個地抓住了。從此大家都誇獎小貓是一個有本領的捕鼠英雄。

不讀書就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就會像故事中的小貓一樣,被別人看不起。隻有熱愛讀書,才能夠變得既聰明,又有學問,才能得到快樂。

講完後,筠筠說:“真想不到,原來快樂還有這麼多的講究啊。我以前隻知道順著自己的想法,有時候高興,有時候不高興。對了小鬆鼠,你叫什麼名字呢?”

鬆鼠說:“我叫鬆鬆。你是不是也該上學了?如果你還想聽我講故事,那麼以後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我就在這裏等你。”

筠筠說:“那太好了,你一定要等我哦!再見,我上學去了。”

在上學的路上,筠筠心裏樂開了花:我竟然有一個鬆鼠朋友,它不僅會講話,還會講好多故事!同學們如果知道了,一定會羨慕死我!不過,我是不會告訴別人的,萬一他們都來找鬆鬆,那鬆鬆就不能陪我一個人玩了。再說,萬一有的同學走漏了風聲,被大人知道了,大人們說不定會把鬆鬆抓走的!所以,我要保守這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