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興趣為你插上理想的翅膀(3 / 3)

期末考試時,小兔子的成績一落千丈。接著,老師又進行家訪。小兔子撒謊和迷戀電腦遊戲的事情終於敗露了,媽媽傷心得哭了。小兔子呢?它也成了學校裏有名的壞孩子。

小兔子的轉變,就是因為選擇了一種有害的興趣——迷戀電腦遊戲,因此荒廢了學業,也影響了品德的完善。電腦遊戲最容易使人上癮,盡量不要碰它,很多孩子都是因為這個而墮落的。

愛美的小貓莉莉

小貓莉莉是一隻漂亮的波斯貓,渾身覆蓋著潔白而柔軟的毛,大大的眼睛呈現出淡淡的紅色,再配上姣小可愛的鼻子和修長的胡須,簡直美得人見人愛。

莉莉的興趣全部都放在了打扮自己上,每天早晨起床後,它都要細心地梳理自己的毛發,對著鏡子左顧右盼。媽媽買來的衣服它也總是看不上眼,不是說樣式太老土了,就是抱怨顏色不鮮豔。為此,它要媽媽給她錢,自己去選購理想的衣服。

走在校園裏,聽到有人誇獎自己漂亮,莉莉心裏就像喝了蜜一樣。上課的時候,莉莉總是安不下心來好好聽講,目光停留在同學們的身上,看看別人穿的什麼,想著:如果那件衣服由我穿上,我就更美麗了。審視了一圈後,它又對自己說:“畢竟我還是班上最漂亮的,沒有人能比得上我。”不知不覺中,一節課就這樣過去了。

莉莉也因此變得自大起來,經常看不起別的同學。有一次,它說烏鴉黑不溜秋地長得太難看,簡直就像一塊炭,把烏鴉都氣哭了,而它自己卻洋洋得意。

打掃衛生時,莉莉總是躲得遠遠的,生怕弄髒了自己的衣服,破壞自己完美的形象。

莉莉最喜歡照相了,將自己的照片貼得臥室裏到處都是,美滋滋地自我陶醉著。

莉莉的興趣就是一種有害的興趣,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穿著打扮上,不僅是膚淺的表現,還影響了學習和同學們之間的交往。

鬆鼠最後說:“現在你知道了吧,玩電腦遊戲、睡懶覺等,不僅不會給你帶來有益的收獲,還有很多不好的作用,比如浪費時間、分散學習的精力、影響視力等。”

筠筠說:“我明白了,怪不得我玩電腦遊戲,媽媽總是幹涉我。可是我對電腦遊戲真的很喜歡,怎麼辦呢?”

鬆鼠說:“以後你想玩電腦遊戲時就讀書啊,書裏的故事可比電腦遊戲有趣多了。”

接著,鬆鼠又講道:

讀書是最好的興趣

鵬鵬讀書

鵬鵬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爸爸給他買了很多書,但開始的時候,鵬鵬並沒有什麼興趣去閱讀,他更喜歡看電視。

一天,鵬鵬的同學來家裏找鵬鵬玩,結果那位同學和鵬鵬的爸爸聊得很開心,但鵬鵬卻在旁邊插不上嘴。原來,爸爸和那個同學聊的都是書裏的故事,鵬鵬沒看過,當然不知道那些故事,更沒辦法和別人交流了。

這件事以後,鵬鵬覺得自己太沒麵子了,於是決心把爸爸送給自己的書都讀完。每天晚飯過後,鵬鵬就把自己關進臥室,坐在書桌前開始閱讀。這一讀,他馬上被書中的故事吸引住了,再也不舍得放下。每讀完一本,他都覺得自己又明白了很多事情。

一次,爸爸下班回到家中,鵬鵬嚷著:“爸爸,我又讀完了一本書!”

爸爸高興地說:“是嗎?好,那你給我講一個書中的故事吧,看看你讀得怎麼樣。”

接著鵬鵬就興高采烈地講了起來,爸爸聽完後,興奮地說:“太好了,寶貝兒子,你真厲害!”

鵬鵬更得意了,說:“我居然能把這麼難懂的書讀完,真是感到興奮。”

當那個同學再次來鵬鵬家裏時,他和鵬鵬、鵬鵬的爸爸坐在一起聊天,鵬鵬講得頭頭是道,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傻乎乎地插不上嘴了。從此以後,鵬鵬讀書的興趣就更高了。

盡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但讀書卻是最好的興趣,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都離不開讀書。當你從讀書中獲得了樂趣,那你得到的不僅僅是快樂,還有知識的營養。

三個願望

斑馬、小猴子和小山羊三個小夥伴一起在田野上遊玩,它們遇到了一隻被困在陷阱裏的狐狸,於是齊心協力將狐狸救了出來。

狐狸感激地說:“其實我是智慧之神的女兒,今天跑出來玩,不小心掉進了陷阱,幸虧你們把我救了。為了感激你們的救命之恩,我願意送給你們每人一件禮物。你們就各自說說想得到什麼吧,我一定會滿足你們的。”

斑馬首先說道:“我想得到一間房子那麼多的青草,這樣我就不用天天跑出去尋找食物了。”

猴子說:“我想得到一片果樹,我最喜歡吃又大又甜的桃子。”

山羊卻說:“我最喜歡讀書了,我想得到很多很多的書籍。”

狐狸一一滿足了它們的願望,說道:“請你們回家去吧,你們就會發現你們的願望已經實現了。”說完,狐狸就消失了。

斑馬回到家中,發現自己的房子裏堆滿了美味的青草,它高興得躺在床上說:“我以後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為食物發愁了。”

猴子回到家,發現自己房子的後麵多出來一片桃樹,已經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猴子興奮地跳上枝頭,摘下已經成熟的桃子大口吃了起來。

山羊回到家裏,看到屋子裏多出來好多書,它點著燈,顧不上吃飯就開始閱讀。

幾個月以後,三個小夥伴又一次碰到了一起,結果,斑馬的青草早已吃完了,它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猴子的桃子也吃完了,由於它隻知道摘桃而不去澆水,桃樹已經幹枯了大半。隻有山羊越來越有智慧了,沒過多久,它就被森林學校請去當了孩子們的老師。

讀書的興趣能帶來無窮的知識和智慧,而知識和智慧是永遠屬於自己的,誰也無法將它們偷走。

愛讀書的愛迪生

有一天,愛迪生在台脫羅市最大的圖書館裏專心讀書。這時,有一位教師模樣的人,戴著金絲邊眼鏡,正坐在愛迪生的旁邊看書。他時不時地放下書本,抬起頭來仔細端詳著愛迪生。

終於,他站起身來,走到愛迪生身邊,親切地問道:“我在這兒經常看到你,我想你一定讀了很多書吧?”

“我已經讀了十五英尺厚的書了。”愛迪生回答。

“能夠告訴我你是怎麼讀的嗎?”來人問道。

“我想把圖書館裏所有的書全部讀完,所以我是按照書架的次序來讀書的。”愛迪生十分認真地答道。

那人驚歎著點點頭說:“你這種刻苦讀書的勁頭值得人敬佩。可是,你要知道,書海浩瀚,學海無涯,你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掌握。就說這個圖書館吧,藏書就有幾百萬冊,你就是天天讀,一生也讀不完啊!我建議你還是選擇一兩類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書籍讀,如果你能夠這樣做,我相信你將來一定前途無量,會有一番作為的。”

說完,他拍拍愛迪生的肩膀,深情地注視了他一會兒便轉身走了。愛迪生望著那人離去的背影,呆呆地站著那兒,他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真是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短短的一席話,竟使愛迪生獲益終身。至此以後,愛迪生改變了以往讀書的方式,他主要選讀機械、物理這類的書,有空再看些政論、文學著作。

後來,愛迪生成為了偉大的發明家,但他永遠不會忘記那位同自己隻談過一次話的“終身教師”。

愛迪生對讀書充滿了興趣,因此他願意如饑似渴地讀書。再加上正確的讀書方法,這使他終生受益。

失去讀書興趣的下場

古代有一戶人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全家人都不識字。後來,他們生了個小孩,名叫李森。

到了李森五歲那年,他看到小夥伴們都去學堂讀書了,就纏著父親也要讀書。有書讀的李森特別開心,常常不舍得將書放下。

有一天,李森照著書上的樣子寫了首詩,還在下麵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拿給父親看。一家人看得目瞪口呆,連忙請來一個鄉下秀才。秀才將信將疑,又隨便指著屋裏一件東西,叫李森當場賦詩。李森歪著小腦袋想了想,便飽蘸濃墨,揮手立就,而且詩句貼切,文氣暢通。

這一來,神童的名聲便在四鄉播揚開來。鄉裏人都想見識一下神童,於是他家經常是車馬盈門。有些富豪人家重金迎請,讓他當堂賦詩。從此李森就整天被別人的誇獎聲所包圍,再也沒有興趣讀書了。

當地有一名官員,聽說了李森的事跡後,就搖頭說道:“唉,一個天才就這樣被毀了。”

果然,幾年以後,李森再也寫不出任何詩句了,和其他的孩子沒有一點區別,隻好像父親一樣,又做起了祖祖輩輩的農民。

李森原來被稱為“神童”,是因為他對讀書充滿了興趣,從書中學到了知識。在他失去了對讀書的興趣後,才華也就慢慢被消磨光了。因此,隻有培養讀書的興趣,才是創造天才的唯一辦法。

筠筠聽完後,說:“好吧,我照著你說的辦法試一試,想玩電腦遊戲的時候就去讀書。不過,這真的會有效嗎?”

鬆鼠說:“興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培養成的,需要堅持。當你從書中獲得了樂趣,你的興趣自然就提高了,不用再強迫自己了。”

筠筠點了點頭,對鬆鼠說:“鬆鬆,那我回去睡覺了,你晚上就住在樹上嗎?”

鬆鼠說:“那當然了,樹上就是我的家嘛。好了筠筠,晚安!”

筠筠跑到樓上,鑽進被窩裏,想著今天發生的一係列驚奇的事情,慢慢地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