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當家女人難(1 / 2)

劉鄴隨劉子越去了城裏相熟的當鋪,把要賣字畫的事一說,折道回劉府。到家門口,見劉府門前人群簇擁,來討債的、幫腔作勢的、不相幹人等,足有百餘號人。

劉鄴讓蘇七在城裏散播劉家將敗的消息傳的很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消息就好像一枚爆竹,在平淡的湖州城炸開一團漣漪。城中百姓聽說曾經湖州城三大富賈之一,曾出過當朝劉翰林的劉家都要垮,不禁來湊熱鬧,就是想看看劉家最後如何收場。

劉家的鄰裏街坊,昨日就隱隱感覺到劉府將有大事發生。劉家老太公剛過世,此時劉家應全力舉喪無暇他顧,卻在前日,四房的人先把家給分了,劉家三房和四房的人舉家搬走,劃清跟劉家關係。

事情發生的很突然。在街坊看來,這是劉定輝和劉定禹兩個長輩欺負小輩。

自從劉翰林被下旨問罪,劉家的生意一落千丈,如今一副爛攤子,兩個長輩不肯收拾,自然會耍花樣留給小輩。街坊在為劉家大房和二房兩個小輩惋惜的同時,也在想,劉定禹和劉定輝做法太不近人情,卻為劉家留下根基,以及日後東山再起的機會。

劉鄴也沒想到一句“劉家將敗”,會引發這麼轟動的效應。

這年頭資訊少,沒有報紙,更沒有電視和網絡,消息的傳遞隻能靠口口相傳,湖州百姓對於這些新聞的熱情,恰也說明湖州之地民豐物足,隻有百姓不用為生活奔波,才有心思來關注這些。

一群八卦的人……

劉鄴心裏歎了一句,與劉子越穿過人群縫隙,回到家門。

早前放完話先行回來的蘇七,已在門口等候,見到二人趕緊迎上前,說道:“兩位少爺,話已經傳回來了,兩位少奶奶在裏麵撐著,暫時沒出什麼事。”

“三老爺和四老爺來沒來?”劉鄴先問一句。

蘇七搖搖頭,劉鄴點頭表示知道了,然後跟急忙進門的劉子越進門而去。

繞過回廊,到了劉府正院,卻又是另番場景。

劉家正堂正對回廊,此時也是靈堂,正房裏外懸掛白綾白綢。因為劉府今日要共同對外,連很多要在頭七出殯所用的家夥事被取了出來,麻衣孝服,白幡紙錢……

劉子越和劉鄴不在家,劉徐氏便是當家,此時她正立在靈堂外,招呼劉府上下所有的家仆和婢女,守住靈堂口,不讓外人踏前一步。此時的劉徐氏,有一家之長的風範,在她帶領下,便是那些孩童,也無一個人在抹眼淚,相反都是眾誌成城一臉堅毅之色。劉鄴的新婚妻子,夏馨兒,站在劉徐氏身後,她也是劉家中除了劉徐氏站的最靠前的,令劉徐氏的身影不至於那麼突兀。

劉鄴也沒想到,夏馨兒剛進府,便已能出得這等場麵,且神態卓然。

站在院子裏的,是幾個債主,都是很斯文的商鋪掌櫃,雖然也都帶著下手,但遇到齊心的劉家人,也犯了難。他們自來認為女人出不了閨房,而本身因為男女有別,他們跟女強人之間缺乏溝通的理性。而劉徐氏也沒給他們溝通的渠道。

劉鄴注意到,這些商鋪掌櫃之間雖然看似彼此不相幹,卻也形成很自然的簇。劉鄴猜想,“簇”跟這些商鋪平日裏的關係有關,相近的走在一起來討債,也是彼此有個照應。

至於蘇七之前所說“三山五嶽”的江湖客,則是站在靠近回廊這麵,他們好像刻意保持了跟債主之間的距離。在這年頭,便是他們,也知道自己上不得台麵。

“兩位少爺回來啦……”

也不知劉家哪個丫鬟喊了一聲,在場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到門口這麵。

劉鄴皺皺眉,想了想,心中恍然:“哦,是寧玉……”

驟然成為眾矢之的,初次跟這時代這麼多人打交道的劉鄴還不是很適應,他微低頭,跟在劉子越身後,走進院子。這時候幾個債主,已經把二人給簇擁起來。

“劉掌櫃,你可算回來了。你可說說,我等來,不過是解決些銀錢上的糾紛,你們……這是擺哪門子譜?”

上前說話的是個四十歲左右很富態的中年人,臉很大,眼小而賊奸,劉鄴一看便知這是個肚滿腸肥**酒色之人。

“蘇掌櫃,你先別急,等……我把話……說,說明白。”

劉子越急趕著回來,一回來便要麵對這麼多債主,顯得一臉為難,話都說的不是很流利。

“說什麼說?”旁邊一個痩削的中年漢子過來,嚷嚷道,“什麼銀錢糾紛?就是來討債的!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要是今天劉家不把錢拿出來,休怪我們告上官府,讓衙門抄沒了你們劉家……哼哼,那就沒什麼人情可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