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1 / 1)

明太祖朱元璋將兒孫封往各地為藩王,藩王在自己的封國勢力日益膨脹。

明太祖駕崩後,由皇孫朱允炆即為,改年號為建文,並開始削藩,以削減他的叔叔們籠罩於其統治上的陰影。

建文元年,占據順天(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清君側”旗號,揮兵南下,於建文四年,攻破京師應天(南京),後登基,改年號為永樂年。

月上枝頭,百鳥歸巢。秋風吹刮樹葉,發出淒厲的尖嘯。

今夜是漢王代替太子接管應天的日子,今夜是我隨五十名宮女到漢王府的第一夜,今夜由我掌燈。

我提著燈籠,沿著長長的門廊走著,走進一片又一片黑暗,點燃一盞又一盞燈籠,橘黃的燈光暖暖地漫開,照亮一個又一個院落。一草一木、一桌一凳,宛若我離開時的一樣,就連煙蘭閣旁探出頭的海棠還在,隻是現在已高出月梁大半截-我離開這府的確有段時間了。

將圍繞大廳和正房的夾道與走廊都上了燈,我靜靜走回煙蘭閣,背門而立,環顧四周,院中花木都淋上一層白霜,九年前的秋夜,我站在這個位置,與姐姐第一次相見。

那天,她挽著包袱,兩鬢發絲淩亂,渾身發抖,立在鵝卵石小道上,身後是兩排泥濘的腳印,很是狼狽。

楊夫人說:“我們不敢留你。”

她立刻跪倒在鵝卵石地麵上,頃刻地上是片片血跡,這才發現她那黛綠紗裙下是裹滿泥漿的雙腿,在冰冷的石頭上瑟瑟發抖。

“求求您,求求你們,祖父和瞿將軍是世交,請救救我。”聲音微弱正如秋蟬最後的吟叫。

“丫鬟紅英穿著我的衣服在我房裏點燃床幔後自盡了。我沿河道偷跑出來,過了二更才敢來府上,此刻抄家的兵士該是對著我房裏的灰燼把我的名字除去了。”她依舊伏在地上,臉深埋著,背景是城南衝天的火光。

“請府上收留,懇請賜姓瞿。”那片火光映得近處院牆上點點黑影。

楊夫人依舊是那句:“不敢,請自謀出路。”隨即吩咐小廝去取銀兩。

“夫人,祖父在世時盡言瞿將軍英勇神武,對待友人滿心仁義,我必即刻忘掉方家舊事,隻求救我性命。”

“瞿將軍蒙皇上聖恩,得以厚葬,豈敢容留奸臣之後。來人,綁起來送回方府。”

“夫人如此不念兩家舊情,枉費家母去前好一番準備,瞿將軍在天之靈不會原諒你的。”終於抬頭,一張蒼白秀麗的麵孔,因為憤怒扭曲著。家丁拖著她向屋後走去。

“府中所有人定不可縱容奸佞小人。回屋歇下。”

我被娘拉著,回汀芷軒前最後望了眼天空,赤焰照亮半片天空,麵前的院牆上真實地出現幾個矯健的身影,黑色頎長的身體瞬間躍出,我揉揉眼,卻什麼都沒有。

“啪”門被丫鬟衝開,“快去請喜婆,瞿妃臨盆!”

我一路小跑,煙蘭閣東麵有道半月門,穿過它是畫舫齋,在這裏清霽初見漢王;畫舫齋南麵是七裏橋,在這裏被丫鬟抱著的我初見漢王;七裏橋的西南麵是冠雲疊石;繞過冠雲疊石走過花廳到達前廳,告訴小廝速去城北請喜婆為瞿妃接生。

而後緩步由原路折返,走在七裏橋上,聽著橋下潺潺流水。漢王此時正由遠山堂匆匆走向西麵的煙蘭閣,前麵兩個小廝提著燈籠,漢王隻披件窄袖對襟,從我麵前走過。我停下,目光一直跟隨著他寬闊的背影。

永樂十年十月十四日夜,瞿妃在昔日瞿將軍府為漢王誕下一名男嬰,此日白天,皇帝軟禁太子,命漢王代理太子事務,坊間流傳廢太子。這一天也是父親戰死沙場過後的十三年。

我走到遠山堂前,麵門而拜,權當跪拜逝去的父親。

等我站起,未曾料到門內居然有人出來,我無處躲閃,羞愧難當,卻發現眼前的女人居然多年前相識。

“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