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天的殺意,冷冷的擴散開來,麵對這些冷血的劫匪,納蘭說道“既然你們選擇了黑道,那麼麵對你們的結局就是死,所以你們都會墜入無間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想到那個一出生就失去父母的孩子,不,應當是轉生的血佛,納蘭的殺意就顯得更加暴戾了。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以此連綿,求出無期“佛曰:無間有三,時無間、空無間、受者無間。犯五逆罪者永墮此界,盡受終極之無間。”“阿者言無,鼻者言間,為無時間,為無空間,為無量受業報之界,故阿鼻地獄亦稱為‘無間地獄’。”
――《涅盤經》
佛曰:“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在佛經中,清楚說明了五逆者死後將被打落無間地獄。
一:殺父、二:殺母、三:殺阿羅漢、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之僧。
次序以罪行輕重排列,殺父母最輕,破和合之僧最重,其中任犯一種即墜入無間地獄。
殺阿羅漢,意指殺死修行達至阿羅漢境界的僧人。
出佛身血,意指把佛祖傷害至流血。
破和合之僧,就是說在一個修行道場或團體中散播謠言,挑撥是非,造成紛爭,終使道場或團體分崩離析。
阿者言無,鼻者名間。為無時間,為無空間,為無量受業報之界,無時間。
無間地獄:「無間有三,時無間,空無間,受者無間,犯五逆界者,永墮此獄,盡受終極之無間。」源於《大般涅槃經》第十九卷。據佛經故事表述,無間地獄是八大地獄之中最苦的一個地獄,在泛指十八層地獄的最底層。傳說中的無間地獄包含五個“無間”。其一叫“時無間”,意指身處刑罰之人在時間上是無間斷的;其二是“空無間”,意思是刑罰在空間上是無間斷,沒有任何形式的代替;其三是“罪器無間”,這是說刑罰的器具無間斷,受刑罰之人要不停止地承受各式各樣的刑具用刑;其四是“平等無間”,這是指無論男女或前世身份,同樣平等無間,平等受刑;其五叫“生死無間”,是製生與死都是無間的,凡應無間地獄的,其陰魂永世無法脫出,是極惡的報應。
無間地獄是一個專有名詞出自《法華經》、《俱舍論》、《玄應音義》等佛經,音譯即“阿鼻地獄”,梵文“Avicinar
Aka”,“阿鼻”的意思就是無間。無間地獄是八大地獄之一,也是八大地獄中最苦一個。墮入無間地獄的,都是極惡的人,犯了極重的罪,就被打入無間地獄。在無間地獄之中,永遠沒有任何解脫的希望,除了受苦之外,絕無其他感受,而且受苦無間,一身無間,時無間,行無間。在無間地獄之中,猛火燒人,所以也叫“阿鼻焦熱地獄”。無間地獄極大,廣漠無間,打入地獄的陰魂,無法脫出,永遠在地獄中受苦,作為生前窮凶極惡的報應,所以這個地獄,也叫“阿鼻大城”。無間地獄立於南贍部洲之下,約兩萬“由旬”(即三十幾萬公裏),據佛經記載,阿鼻大城“廣、深兩萬由旬”,也就是九百億萬平方公裏(即九千個中國領土範圍)。阿鼻地獄裏的拘魂使者喚作“阿傍羅刹”。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說,地獄可分四大類:1.八大地獄:八大地獄是此道最根本,到處充滿火焰,所以也叫八熱地獄,最底層就是阿鼻地獄,亦即無間地獄。2.遊增地獄:八熱地獄每一個都有四門,每門又有四小地獄,共一百二十八地獄。凡是從八熱地獄出來的眾生,要一一遊曆此處受苦,所以稱為遊增。3.八寒地獄:極為寒冷,此處眾生常因寒冷而悲號,身體也凍得變色。4.孤獨地獄:在人間的山間江邊等過著孤獨、非人的生活,可說是人間地獄。總計八熱、八寒、遊增、孤獨,地獄共有十八處。
納蘭憑借玲瓏的神識,很輕鬆的就從市區,跟蹤劫匪到了郊區的老巢。那是郊區北麵靠近山區,一座被閑置了很久的倉庫,四周相當空曠,站在倉庫的閣樓上可以輕鬆的看到幾公裏以外,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後麵就是山,一有情況可以隨時逃之夭夭。看來劫匪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就算這裏發生什麼事情,警察也要很長時間才能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