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禹王九鼎3 泗水音緣(1 / 2)

如果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那蘇杭的亭台樓閣,園林,水色,就算是神仙,估計也是樂不思蜀了,杭州大學,浙江的知名學府,最馳名的不是這些,反而是近水風煙榜,是集天下美女於一爐的大眾品評之榜。

彤彤的美,是塵世的哀怨,是一抹哀愁過後,心底的不斷憐惜,是想分享苦澀,還是想照顧她一生一世,每個喜歡她的男生都不知道答案。相信這兩年浙大的繁華,可以有一半歸功於她,因為她來到的這兩年是杭大,招生率最高的兩年,遠在京城的學子,完全拋棄了清華北大的橄欖枝,義無反顧的報考杭大,但是男女比例完全失調,本來男生很少的杭大,卻在這兩屆來了個大調個。也許這就是美女的力量吧,號稱智叟的杭大校長,隻說了這句話。

有杭大第一美女之稱的彤彤,經不住幾個老同學的規勸,一起來到了位於江蘇彭城的泗水之畔,這裏風景宜人,有別於江南的柔和,另有一番滋味,並不象曆史上記載那樣的沉重。

關於彭城泗水的傳說,曆來被人所津津樂道,大禹鑄九鼎是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傳說,相傳大禹鑄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均以九鼎作為鎮國之寶及傳國重器。

夏商周三代,九鼎代代相傳,直到春秋時期還發生了楚王問鼎的事情,這在史籍中記載是非常明確的,其間也並未見九鼎丟失的記述。顯然,直到春秋時期,九鼎仍然是完好無損的。公元前256年,秦軍攻入洛陽,延續了約800年的周王朝滅亡。秦將周王室九鼎從洛陽運往鹹陽的途中,“其一飛入泗水,餘八入秦中”。

泗水是我國東部地區唯一一條南北流向的大河,北起山東泗水縣東蒙山,南至泗口(今江蘇淮安西)入淮河,蜿蜒數百裏,沿途經過曲阜、沛縣、彭城、下邳等地,是古代南北水上交通的主要通道。九鼎之一落入泗水的具體地點,據史籍記載為“泗水彭城下”,一般認為就是現在徐州城北大運河畔的秦梁洪。

九鼎不全,自然是一件憾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然九鼎得而不全,一直成為秦始皇的一大心病。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東巡,在祭祀泰山完成祭天大典後,專程來到彭城的泗水之濱,組織人力打撈周鼎。《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這個“泗水撈鼎”的神奇故事在民間傳說中更為生動具體。北魏鸝道元《水經注·泗水》依“孟浪”之說這樣記載:“九鼎倫沒泗淵,秦始皇時,而鼎見於斯水,始皇自以德和三代,大喜,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所謂‘鼎伏’也。亦雲係而行之,未出,龍齒齧斷其係。故語曰:‘稱樂太早,鼎絕係’。”這個故事在漢代廣為流傳,還成為民間製作畫像石、畫像磚的重要題材。從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已發現“泗水撈鼎”畫像數十幅,其內容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畫麵上有一條河,河裏有魚有船,河上有一座拱形橋,有的橋上正有車馬行人通過。橋的左右兩側各站一排人正在用力拉繩,兩根繩子搭在兩根柱子上,中間站著一個人負責繩子的方向。兩根繩子分別栓在銅鼎的兩個耳上,銅鼎剛剛被拉出水麵。突然,從水裏躍出一條蛟龍,猛的將繩子咬斷,銅鼎又落入水裏。自此以後,史籍中再不見有關九鼎的記載,九鼎的下落遂成為千古之謎。

一葉扁舟,彤彤和好友小葉,肥苗,稻子,一起暢遊於泗水之上,好不風涼。

隻是彤彤心中難免有一些逝去的影子,在不斷的徘徊。

不經意間的抬頭,隻見遠處江心,一名白衣長發的男子,束手孤立於一葉扁舟之上,在並不湍急的江水之上,顯得格外醒目,特別是那一頭烏黑的長發,和那出塵的一襲白衣,無不令人浮想聯翩。古來那些詩人俠客,相惜也不過如此吧,彤彤不由的想到。這一切,使得彤彤不由的看的癡了。

唉!

雖然隔得很遠,但是彤彤還是仿佛聽到了那名男子,哀怨的歎息聲。在幾個好友嬉笑聲中,那孤立於小舟之上的白衣男子,竟然手捧長蕭,在一片繁華之中,吹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蕭聲。

哪怕就是幾個自命樂天的女友,也不由的停止了嬉笑,好像發現了新大陸般的,,目不轉睛的注視著不遠處的吹xiao男子。

好酷啊?肥苗作思春狀,引得人直起了汗毛。看她那將要流出來的口水,就知道是怎麼想的了。#¥%……##

就連一直自詡為美女的小葉和稻子,也放棄了獨身主義的論調,一反平時活撥張揚的個性,安靜了下來。

此時的江麵上,三三兩兩的有幾隻小舟,也在這一刻,仿佛靜止了般。隻在一縷蕭聲中,靜靜的感受著。

那是怎樣的一種情感啊,彤彤自問道。在這縷若即若離的蕭聲中,讓人感到了太多的生離死別,承載了太多的東西。也許這就是情之一字的無奈了,隻有這個答案了。

這也許就是,人為什麼這麼痛苦的原因了。自己難道不也是如此嗎。彤彤的心抖了那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