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人共體委員會”便頒布了星際移民的具體時間表,以及行動的實施細則。
白曉鬆請來了兩位專家,一起在“快抖”媒體平台上,向全球觀眾做深入解讀。
嘉賓一是天文學領域泰鬥級人物程旭,另一位是首批在Y星球生活兩年周期的女誌願者——甄鈴。
“程教授,委員會已經決定了,五年後實施星際移民計劃。您怎麼看?”直播伊始,白曉鬆便開門見山問道。
“這是一個明智,正確的決策。”
“您為什麼這麼認為?發布會您也看到了,華博士委員可是投了棄權票。”
“我是一個天文學家。術業有專攻,我隻談我對當下天體運行的個人看法。”
程旭隻要坐下來,習慣總是兩臂抱胸的姿勢,自我保護意識很強。
“這一年多來,我一直在天文台和同事們夜以繼日的工作。你們無法理解,我們專業人士當看到每天測算出來的數據,是多麼的惶恐不安。”
“您用民眾能理解的語言,形容一下好嗎?惶恐不安到了什麼程度?”
“也許兩年,也許半年,也許就在明天,你,我,地球都將不複存在!”
“理解了。所以您認為委員會做出了正確的抉擇。”
“人的生命高於一切!因為我隻是一名天文學家,對其他領域知之不多。但以我對地球現狀的認知,星際移民計劃越早實施越好。五年後,我都覺得過於漫長。”
優秀主持人都具備掘地三尺的功力,白曉鬆更是深諳此道。
“我知道您是著名天文學家。但世人皆知,華博士在這個領域也頗有建樹。”白曉鬆盡可能選擇了,不讓程旭教授難為情的表述。說“Y星球是華博士首先發現的,新人類家園也是他主持設計,建設的。”
“他也早就預警過‘地球末日’,而且真正付諸了行動。可他為什麼與您和委員會做出的想法,決定相左,並沒有投讚成票呢?”
“我從來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無所不能的天才。”白曉鬆的話還是刺激到了程旭,他抱著雙臂冷笑了一下,說“我主持的天文台,可是‘人共體委員會’天文數據一級供應鏈。”
“他們的決策依據,大部分來源於我的研究團隊。我還是那句話‘術業有專攻’,至於華博士為什麼投了棄權票,你最好親自問他,由他親口來作答。”
訪談節目進行時,媒體平台也同步向全球的觀眾,發布了一個民意調查題:您是否支持,或反對五年後移民Y星球。
紅色代表同意,藍色代表不讚成,黃色代表另有其它建議,想法。
白曉鬆為了緩解一下氣氛,手指著屏幕上不斷顯現,變動的民意調查數據,說:“看來,八成以上的民眾是支持程教授和‘人共體委員會’,盡早移民決定的。”
程旭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點了點頭,身體後仰,雙臂依然緊緊的抱在胸前。
白曉鬆把頭轉向甄鈴,笑著說:“甄小姐在Y星球整整生活了兩年,你對移民Y星球應該更有發言權。”
導播很應景,馬上在屏幕上將甄鈴和其他誌願者,從飛船升空,降落到Y星球,以及首批誌願者們在那裏的工作,生活影像,播放了出來。
甄鈴看著自己在Y星球做誌願者的過往影像,看得很投入,好像又回到了那段令她難忘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