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讓世界充滿愛(3)(1 / 3)

在世俗的眼中,財富就是金錢,就是物質,世人都被這有形的財富所迷惑。可是,人世間,真正的財富是什麼?那就是愛。在這個世界上,正因為有了愛,有了善,我們才有了海的浩瀚和大地的寬廣,才有了鮮活的人生和無限的時空。故事中的“我”和小女孩子的相遇,讓他們都獲得了真正的財富,那就是愛的財富,他們的財富是那樣的彌足珍貴。生命萬物會因為愛和善的滋潤而顯得生動明麗,多彩的人生會因為愛和善而更加豐盈。

奇跡的價格

佚名

苔絲八歲那年就已經很懂事了。有一天,她聽見爸爸媽媽在說她弟弟安德魯的事。她隻聽到說弟弟病得很重,而家裏一點錢也沒有了。他們下個月就得搬到公寓樓去住,因為爸爸已經付不起醫藥費和房子的月供了。現在弟弟需要接受一個費用昂貴的手術才有可能保住性命,可是看起來沒有人會借錢給他們。她聽見爸爸用絕望的口氣,輕輕地對淚痕滿麵的母親歎道:“現在隻有奇跡才能救得了他。”

苔絲走到自己的臥室,從壁櫥裏一個隱蔽的地方翻出一隻玻璃果醬罐子。她把裏麵所有的零錢都倒出來攤在地板上,仔細地數起來。數了三遍結果都一樣。總數必須得相同,不能出半點錯。她小心翼翼地把硬幣放回罐子裏,旋上蓋子,然後溜出後門,向六個街區外的藥店走去,那家店門上有一個很大的紅色的印第安酋長標誌。

她耐心地等著藥劑師過來招呼,可是那時他太忙了。苔絲扭動雙腳在地麵上摩擦著,弄出很大的聲響來,沒人理她。她使勁用最招人厭煩的聲音清了清嗓子,還是沒用。

最後她從罐子裏取出一枚25美分的硬幣,猛地往玻璃櫃台上一拍。這次奏效了。“噢,你想要什麼?”藥劑師問道,“我正跟我從芝加哥來的弟弟說話呢,我們已經有好幾年沒見了。”他隻是隨口一問,並沒有等苔絲回答他。

“嗯,我想跟你講講我弟弟的事,”苔絲也用同樣生氣的語調回敬他,“他病得非常、非常重……所以我想買一個奇跡。”

“你說什麼?”藥劑師問。

“他的名字叫安德魯,他的腦子裏長了一個壞東西。爸爸說現在隻有奇跡才能救得了他。那奇跡多少錢一個呢?”

“小姑娘,我們這沒有奇跡可以賣,非常抱歉,我幫不了你。”藥劑師說,聲音稍微柔和了下來。

“你聽我說,我付得起錢。要是不夠的話,我再去拿。你隻要告訴我一個奇跡要多少錢。”

那個藥劑師的弟弟穿著非常體麵。他彎下腰,問這個小姑娘:“你弟弟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奇跡呢?”

“我不知道,”苔絲的眼淚湧了出來,“我隻知道他病得很重,媽媽說他需要動手術,可是爸爸拿不出錢,所以我想用自己的錢。”

“你帶了多少錢?”那個從芝加哥來的人問道。“一美元十一美分。”苔絲回答,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我現在隻有這麼多,不過需要的話我還可以再去拿。”

“哇,真是太巧了,”那人笑了起來,“一美元十一美分,給弟弟用的奇跡正好是這個價格。”

他一手接過錢,用另一隻手抓過她的手,說:“帶我去你家,我要看看你弟弟的情況,見見你的父母,看看我這兒是不是有你需要的奇跡。”

那個穿著體麵的人叫卡爾頓·阿姆斯特朗,是一位神經外科醫生。他免費給安德魯做了手術,沒過多久安德魯就痊愈回家了。

事後,苔絲的父母開心地談到過去,那一連串事情的發生才讓他們有了今天。“那天的手術,”她母親小聲說,“的確是個奇跡,我真想知道那得花多少錢。”

苔絲露出一絲微笑,她知道奇跡的準確價格是——一美元十一美分,再加上一個孩子執著的信念。

故事中8歲的苔絲聽到她的父母正在談論她的弟弟。她知道他的病非常嚴重,而父母沒錢為孩子醫治。當她聽到爸爸絕望地對媽媽說“隻有奇跡才能救小弟弟”時,她抱著自己的儲蓄罐到了一家藥店,把所有的積蓄放在玻璃櫃上並向藥劑師買一個奇跡。她的執著和愛感動了一位神經外科醫生卡爾頓·阿姆斯特朗,他免費給苔絲的弟弟做了手術,創造了奇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因為有了愛,才有了信心,有了希望,有了信念,更有了奇跡。隻要有了愛的存在,才會有奇跡產生的可能。

卡米洛夫的遺囑

王偉

卡米洛夫是車臣首府格羅茲尼一名水電工的兒子,他和其他孩子一樣,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粉碎了這一切:父親乘公交車外出做工時,遭遇恐怖分子的人體炸彈襲擊,死在了送往醫院的路上;母親承受不了這一沉重打擊,幾個月之後憂鬱而死;成了孤兒的卡米洛夫不得不投奔在莫斯科打工的叔叔,然而嬸嬸根本容不下他,給了碗飯就把他趕出了家門。

卡米洛夫從此流落街頭,靠乞討和撿垃圾,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受盡了人們的歧視和欺淩。莫斯科的冬天很冷,長時間的受凍和營養不良使他染上了肺結核,他被折磨得快支撐不下去了。在一陣緊似一陣的凜冽寒風中,卡米洛夫倒在了街上,被好心的過路人送到了孤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