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送一碗給那男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說。
“那小男孩現在正在學習不吃東西也會飽的道理哩!”老板回答。
呼嚕……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問小孫子:“要不要留一些給你?”
沒想到小男孩卻拍拍他的小肚子,對奶奶說:“不用了,我很飽,奶奶您看……”
餐廳的老板是有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在他的善意幫助下,小男孩體會到了能夠付出自己的愛心是一種幸福的道理,“正在學習不吃東西也會飽的道理”,說明小男孩知道尊敬長輩了。
愛對任何人而言都是無價之寶,透過愛,我們可以給予需要愛的人溫暖。每一個愛與被愛的人,都比遠離愛的人幸福得多。我們付出的愛心也越多,就越能得到更多的回報,這是一個永恒的因果關係。
愛就像泥土一樣,是萬物生長的源泉。它豐富了人類的生命,不會給我們帶來絲毫的限製和牽製。愛不需要花費分毫,也沒有選擇性。力所能及地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你的愛心會像接力棒一樣,被每一個受你幫助的人熱情地傳遞下去。
輕點關門
石文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們終於搬進了新家。送走了最後一批前來祝賀的朋友後,我與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發上休息。忽然,門鈴響了。咦,這麼晚了還有客人?忙起身開門,門外站著兩位不認識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對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紹他們是一樓的住戶,特地上來祝賀我們喬遷之喜。哦,原來是鄰居啊!趕緊往屋裏讓。李先生連忙擺手:“不麻煩了,不麻煩了,還有一件事請你們幫忙。”我說:“千萬別客氣,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們效勞?”李先生道:“以後出入單元防盜門的時候,能不能輕點關門,我老父親心髒不太好,受不了重響。”說完,靜靜地看著我們,眼裏流露出一股濃濃的歉意。
我沉吟了片刻:“當然沒問題,隻是怕有時候急了顧不上。既然你父親受不了驚嚇,為什麼還要住在一樓?”李太太解釋道:“其實我們也不喜歡住一樓,既潮濕又髒,但是老爺子腿腳不方便,而且心髒病人還要有適度的活動。”聽完後,我心裏頓時一陣感動,便答應以後盡量小心。兩口子千恩萬謝,弄得我們挺不好意思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發現我們的單元門與別的單元門有些不太一樣,大夥兒開關鐵的防盜門時,都是輕手輕腳的,決沒有其他單元時不時“咣當”一聲巨響,一問,果然都是拜李先生所托。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一年過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妻又摁響了我們家的門鈴,一見到我們,二話沒說,先給我與妻子深深地鞠了個躬,半晌,頭也沒抬起來。
我急忙扶起詢問。李先生的眼睛紅腫,原來昨天晚上,李老爺子在醫院病故了。前些時候,他對兒子交代過:非常感謝大家這些年對自己的照顧,麻煩各位了,要兒子見到年紀大的鄰居叩個頭,年紀輕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對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掃,果然在李先生筆挺褲子的膝蓋處有兩塊灰跡,想必是叩頭叩的。
送走了李先生夫妻,我不禁感慨:“輕點關門隻是舉手之勞,居然換來了別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擔不起啊。”生活就是這樣,當你在為別人行善時也在為自己儲蓄幸福。
輕點關門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是卻換來了很大的感激。輕點關門,在我們眼裏,就是舉手之勞,但是,就是這樣的小事,也並非簡單,它凝聚著愛心和善心。說是小事、不太費事的事,但是要做好也得有心,也不是容易的。給他人讓座、幫助別人指路帶路、輕點關門……數不勝數。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社會就會更美好。
愛誰都值得
馬德
他原本是一個棄嬰,20年前被一個女人抱回家。
這家就夫妻倆,40歲上下,膝下無兒無女,住在這座城市的邊上。日子過得也很恓惶,丈夫有病長年臥床,女人常常靠出外幫別人做事或者去城郊撿破爛養家糊口。然而,這家人對孩子並不薄,視同己出,雖然苦巴巴的,還是買了奶粉雞蛋,一路把孩子拉扯大。
長大後,小學沒念幾天,他就不上了,跟著一幫孩子鬼混。開始,他還回家。後來,一看到養父病態懨懨地躺在床上,養母頭發蓬亂地忙這忙那,他就有點煩這個家了。有一次,在城市的公園,他跟幾個孩子搶了民工的錢,結果被抓了起來。放出來後,他想,如果那個家有一點嫌棄他,他就徹底地離開。然而養母依舊親熱地待他,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
之後,他的養父死了。養母也愈發地老了,像風中的蠟燭,頭發花白而蓬亂,也愈發地憔悴了。他到了就業的年齡,也沒有找工作,一天到晚四處閑逛。結果,因為一次合夥搶劫,他被判了五年刑。五年的日子是灰暗的,這期間,還是這位60多歲的養母,千裏迢迢,奔到他服刑的監獄,探視他。望著已經風蝕殘年的養母,他有些痛心,覺得有些對不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