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三個村子都有很明顯的缺點。
比如小石村,這個村子挨著一條大河,所以水產相對其他村子來說比較豐富。
按理說,魚也是肉,采購員不可能不去的。但是問題來了,小石村所在的位置,是在山腳處,去的時候還好說,是下坡路,上來的時候就沒那麼容易了,要爬一公裏多左右的坡。
魚需要水,這就使得往往五十斤的貨物,可能有三十斤都是水。
用自行車拉著幾十斤貨物爬坡也就算了,怕的是萬一中途不小心摔倒,或是水撒了,咋辦?
魚活不下去,總不能一拉來廠裏,就催促領導們快開小灶吧。
再則,魚要是在廠裏死掉的還好說,反正有人買單。要是在半路死掉,後勤部的人不買賬,自己就得出這個冤枉錢買魚。
路途遠,爬坡累,風險大……
種種原因加起來,才是四五組采購員不願意去的原因。
其他兩個村子,亦是有明顯缺點。
當陳國強從毛小二那裏聽到關於這三個村子的消息時,差點整個人都蹦了起來。
對他人很難解決的問題,在他這裏,完全不是事。
他有空間,完全可以把魚轉入空間內,等到了四九城,再放出來,這樣就能解決魚中途可能會死的問題。
其他人害怕魚中途會死,是因為自行車裝著幾十斤重的貨物,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不會摔倒。
偏偏魚不像米麵油之類的貨物,倒了還能撿起來。摔倒也就意味著水撒了,沒有水,魚自然活不下去。即使十次裏麵隻摔倒一次,那也是要賠本的。
“小石村是最適合我的,其次是岩腳村和勺窩村。”
這三個村子,大部分路線都是相同的。哪怕他在第一個村子沒有收獲,也可以立馬去往第二個村子。
魚啊,他好久沒吃了。可以趁這次機會,帶條魚回來嚐嚐鮮。
有人可能會問,空間可以裝活物嗎?這個陳國強可以給出肯定的答案,空間可以裝活物,但是不能裝人,別問他怎麼知道的。
其實要是有得選擇,陳國強更想選那種距離軋鋼廠近,資源又豐富的村子。
無奈,他能想到的,其他采購員肯定也想到了。
這種好村子,老早就被人瓜分了。剩下的,要麼是有缺點,要麼是距離太遠。
“小石村也不錯。”
對於這個村子,陳國強還是很滿意的。
如果小石村真像毛小二說的那麼好,僅靠這一個村子,他就能輕鬆完成每個月的指標。
就是可能會有點累。
一整個下午,陳國強都在四九城周邊晃悠。
快到下班時間,他才從外麵回來。
交還了自行車,他回到辦公室拿走飯盒,然後踏上回家的路。
想到今晚有肉吃,陳國強腳下的步伐變得更快。原本四十多分鍾的路程,他花了三十多分鍾就走完了。
可見,肉對他的吸引力有多大。
“三大爺。”
“一大媽,曉娥姐,秦姐。”
和前院,中院的人打過招呼,陳國強來到了後院。
明明還沒炒菜,他卻似乎聞到了豬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