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漢斯小溪”(2 / 2)

漢斯開始進行這項工作了,我叔父和我都幹不好這項工作的。我們性子急,準會用力猛撞猛擊,使岩石碎塊飛濺出來。向導卻相反,是個性格溫和的人,他不斷地輕輕地鑿著岩石,漸漸地將它鑿開,終於鑿開了一個六英寸寬的口子。我聽到激流的聲音越來越響,我已經感覺到救命之水濺到我的嘴唇上了。

不久,十字鎬已鑿進花崗岩壁兩英尺深。這項工作已經進行了一個多小時。我急得要命!我叔父也要動手大幹一場。我簡直無法阻止他,他已拿起十字鎬。就在這時,一陣呼嘯聲突然響徹四周。一道激流破壁而出,噴射到對麵的岩壁上。

漢斯幾乎被衝倒,忍不住疼痛地大叫了一聲。當我把手伸進噴出來的水中時,我也大叫了一聲,這時我才明白他為什麼大叫了——水是滾燙的。

“一百攝氏度的水!”我嚷道。

“嗯,它會冷卻下來的。”我叔父答道。

通道裏滿是水蒸氣,這時噴射出來的水已形成一條溪流,沿著地下的蜿蜒小路流下去,不久,我們就飲了第一口水。

啊!多麼幸福!多麼無與倫比的歡樂!這是什麼水、它從哪兒來的,這有什麼關係呢?反正它是水,雖然還是熱的,它把我們行將消逝的生命又喚了回來。我不停地喝著,但並不品嚐它的味道。

痛飲了一分鍾以後,我才叫道:“水中有鐵!”

“這水被礦化了,對我們的胃部大有好處!”我叔父說,“這次旅行如同到斯巴(1)或吐不列茨(2)去了一趟。”

一道激流破壁而出,噴射到對麵的岩壁上。

“哦!多好啊!”

“我想是這樣的,這水來自地下六英裏。它有些墨水味,但一點兒也不難喝。漢斯在這兒為我們找到了一個出色的水源!因此,我建議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條有益於健康的小溪。”

“好!”我喊道。

“漢斯小溪”的名字即刻通過了。

漢斯並沒有為此感到十分驕傲。他適量地飲水解渴之後,又像往常那樣安靜地坐在角落裏。

“現在,”我說,“不該讓水白白流失。”

“管它呢,”我叔父答道,“我想這水是流之不盡的。”

“這有什麼關係!我們把水壺和水瓶都裝滿,然後把缺口堵上。”

我的意見被采納了。漢斯用花崗岩碎塊和廢繩堵住了岩壁上鑿開的洞。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激流燙手得很,不能把手伸進去,壓力也太大了,我們的努力全白費了。

“顯然,”我說,“從水流的衝擊力來判斷,這股激流的源頭水麵一定在很高的地方。”

“一定是的,”我叔父接著說,“這裏有一千個大氣壓,那麼這水柱有三萬兩千英裏高。不過,我有一個想法。”

“什麼想法?”

“我們為什麼非要把這個缺口堵住呢?”

“為什麼?因為……”我找不出什麼理由。

“如果我們的水壺空了,我們肯定能再裝滿它們嗎?”

“當然,不能肯定。”

“那麼,就讓這些水流吧!它會自然地往下流,這就能既給我們引路,又供我們解渴,豈不兩全其美?”

“這倒是個好主意!”我叫道,“有了這條溪流做伴,我們的計劃就沒有任何理由不能實現了。”

“啊!你終於明白了,我的孩子。”教授說。

“不是終於明白了,而是早就明白了。”

“等一等,我們休息幾個小時再走!”

我確實忘記當時已是夜間。計時器告訴我當時真是夜間。不久,我們都吃飽喝足了,然後睡下了。

(1)斯巴是比利時的一座小鎮,以礦泉水聞名於世。

(2)吐不列茨是波希米亞的礦泉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