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當要跟薑錦書一起去蘇聯發展,賈張氏難得的表現出不舍的那一麵。
雖然她平時更心疼棒梗,連帶著對棒梗娶的媳婦都比對自己的孫女更好。
但小當和槐花是在她眼皮子底下長大的,冷不丁的小當要去外國,賈張氏怕自己年事已高,不能見著孩子最後一麵。
於是賈張氏極力的阻止小當出國,並且勸說秦淮茹把女兒留在身邊。
秦淮茹沒有聽婆婆的話,反而對女兒的決定十分支持。
她自己已經知道了當獨立女性的好處,自然不會阻止女兒發展自己的事業。
賈張氏也不知是不是年紀越大越想讓後輩都在身邊,她為了阻止小當去蘇聯,直接去找找了小當的丈夫和她的公公婆婆。
小當的丈夫也是紡織廠的工人,並且已經跟父母商量好,陪著媳婦一起去蘇聯發展,所以賈張氏的勸說根本沒用。
賈張氏氣鼓鼓的跟三大媽抱怨小當不孝,人家都說父母在,不遠遊,就算出個遠門,都要家裏的長輩同意,小當這一聲不響的就要出國了。
真不是不孝順。
三大媽倒是很看得開,畢竟他的孩子們都各自在外麵發展,哪怕在同一個城市,也不怎麼回家來看望他們老兩口。
一家子生疏的就像陌生人一樣,三大媽已經習慣了這種不和諧的親子關係。
賈張氏天天在家裏唉聲歎氣,還拿出了賈東旭的遺像讓秦淮茹妥協,讓她勸說小當不要出國。
可是秦淮茹已經不是當年的秦淮茹了,她對賈東旭的感情已經慢慢消散了。
她現在是為自己而活,同時也認為女兒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她不想強加控製。
秦淮茹扯過賈張氏懷裏的遺像摔在地上,給賈張氏氣的捂著胸口坐在地上哀嚎。
秦淮茹沒有理會婆婆的惺惺作態,指著她的鼻子罵道:“媽,這麼多年你除了會抱著遺相來壓我,你還會幹什麼?
你年輕的時候都不願意看管小當,還是後院的聾老太太幫我看孩子。
你這個奶奶當的一點也不稱職,現在為什麼要阻礙小當去尋找她自己的未來,你以為你的做法是對孩子好?
其實你這是以愛為名去綁架孩子,耽誤孩子的前途,就算你不能幫助小當,也不要做小當的絆腳石。”
秦淮茹的一番責罵讓賈張氏呆立原地,她本以為自己是真心為了孫女好,不想讓孫女去國外受苦。
她知道外國人都是紅頭發,黃頭發,長得像妖怪一樣,她擔心小當去了那裏受欺負怎麼辦。
可是她從來沒有真正的去了解孩子們的真實想法,她隻是憑借自己的臆想去做事。
賈張氏輕輕歎了一口氣,知道阻止不了孫女去國外,於是就把這件事丟開不管了。
她撿起地上賈東旭的照片,摸著兒子的臉默默流淚。
她看著兒子的照片十分心酸,如果兒子還活著,她不會這樣沒有安全感。
賈張氏知道這麼多年以來,秦淮茹有曖昧對象,也談過戀愛。
她曾經徹夜難眠,就怕兒媳婦改嫁,把她扔回鄉下,但是到最後秦淮茹都沒有走向婚姻。
賈張氏慶幸的同時也有些疑惑,不知道兒媳婦的真實想法。
秦淮茹沒有再婚,不是顧慮婆婆和孩子,是因為她再也不想被婚姻束縛了,於是很多戀情都不了了之。
但她沒有覺得遺憾,她認為不需要天長地久,隻要曾經擁有就好了。
秦淮茹每次分手後都很瀟灑,分手後忙於她的事業,並且在工作中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快樂。
她認為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求人不如求己,這句話實在是太正確了。
同時秦淮茹特別羨慕婁曉娥做生意的本事,如果她有這身本領,也辭職出去開公司了。
但她從前沒有接觸做生意,所以對自己沒有信心。
隻是現在市場大環境不太好,許多國有企業都被私營和民營所衝擊,更多的外資企業進入到中國,占領著國有企業的市場份額。
看著四合院裏的眾人大展拳腳,秦淮茹也想過找一份事幹。
傻柱目前在婁曉娥的大飯店裏做廚師長,每月的工資是在工廠食堂的十倍。
許大茂早就辦理了停薪留職,開起了錄像廳,賺的錢能夠堆滿整個屋子。
二大爺也很厲害,穿著西服打著領帶,倒賣螺紋鋼,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兒子們都回來小心的伺候著。
要說最厲害的還是秦凱旋,不僅在香港和婁曉娥開辦公司把藥品賣到了國外去掙外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