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鮑叔薦治國奇才管仲論強國之道——薦賢人舉特長,論治國抓綱(1 / 3)

2000多年前的一個冬天,齊國發生叛亂,經過長時間的廝殺,齊襄公被殺,叛亂首領公孫無知為齊侯。

齊襄公有兩個兒子。長子名糾,其母親是魯國人。襄公被殺後,公子糾和他的師傅管仲,連夜逃往魯國。次子名小白,其母親是莒國人,早先因為襄公和親妹妹(魯桓公夫人)通奸,公子小白進宮勸諫,遭到襄公斥罵,所以和他的師傅鮑叔牙逃往莒國。

要說管仲和鮑叔牙,他們可是患難與共的生死之交。早年他們一同經商,等到年終時,管仲比鮑叔牙卻多拿了一倍利金。鮑叔牙的手下為其打抱不平,憑什麼投入一樣的,你比他還辛苦,他卻比你還拿更多的利金呢?鮑叔牙解釋道:“管仲並非貪圖金錢,隻是因為他家中貧困,所以我才自願讓他多分些。”後來他們又一道從軍,但每次打戰衝鋒時,管仲總落在後麵,而每次凱旋時卻老是走在前麵。軍中很多人便譏笑管仲膽小怕死,但鮑叔牙卻為他辯護說:“管仲家上有老母,他是為了保全自身以奉養老母,並非真的膽怯。”後來管仲知道後,激動的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他們就這樣成了生死之交。

公孫無知在齊國驕奢淫逸,不得人心,於是齊國大臣們便攻殺了公孫無知。第二年春天,大臣們派人去魯國迎接公子糾回齊國繼承君位。魯莊公便親自率領戰車三百乘,將公子糾送回國。在途中,管仲對魯莊公說:“公子小白在莒國,莒地離齊國近,倘若公子小白先回齊國,國君之位將被其奪去。所以,我希望你能夠給我多些輕車快馬,以便我趕到他們前麵去截住他。”魯莊公問:“多少兵車你夠?”管仲回答:“三十乘就夠了。”魯莊公允諾,管仲便率領兵馬日夜兼程,向齊國方向趕去。

而在莒國的公子小白聽說公孫無知被殺,變同鮑叔牙協商,向莒國國君借的戰車一百乘,便向齊國浩浩蕩蕩的行進。恰好走到一個樹蔭的地方,當時正值中午,公子小白便命令停車埋鍋做飯。公子小白趁此機會坐在車上休息,忽聽得車後有馬聲響,剛要回頭看,管仲已站在麵前。

管仲對公子小白鞠了一躬問道:“公子別來可好?現在您要到哪裏去?”

小白回答:“要去為父親奔喪。”

管仲說:“公子糾是先君的長子,理應回去主持喪禮;您可以先休息休息,不必如此勞苦地奔波。”

鮑叔牙見此情景,馬上插話:“管仲快快退下,這種事你不要多管!”

管仲看見莒兵眾多,恐怕自己寡不敵眾,遂假裝退下,沒退幾步,突然拉開強弓,“嫂”地一箭,朝小白射來。小白大叫一聲,口吐鮮血,仰後便倒,跌在車裏。鮑叔牙和隨從們趕快來救,一麵哭泣,一麵喊叫:“不好了!公子被射中了!”管仲一看已經得手,就領著三十乘兵車飛快地回去稟報魯莊公和公子糾。

其實,管仲這一箭隻射中了小白身上的帶鉤。小白是個十分機警的人物,他知道管仲是神箭手,怕他再射,所以急中生智,咬破自己的舌尖,假裝被射中心窩,噴血詐倒。這一招很靈,不但騙過了管仲,連鮑叔牙也被瞞過了。

鮑叔牙看見小白坐了起來,一點也沒有受傷,異常高興。他怕管仲再來,就請小白換了便服,改坐輕車,從刁潞飛馳回到齊國都城臨淄。鮑叔牙自己先單車進城,說服齊國大臣們出城迎接公子小白回到齊宮,立為國君,這就是後來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的齊桓公。

齊桓公剛剛坐上國君的寶座。魯莊公就帶著公子糾來到臨淄城外。齊桓公親率戰車五百乘迎戰,大敗魯軍。接著,命鮑叔牙率領齊軍直通魯國邊境,要魯侯交出公子糾。

魯莊公害怕齊軍進攻,隻得殺了公子糾,並把管仲囚人檻車,送回齊國。

鮑叔牙在齊國境內接到管仲囚車,一麵命人破檻放出管仲,一麵自己回臨淄見齊桓公,先吊唁,後祝賀。

齊桓公問:“為什麼要吊唁?”

鮑叔牙回答:“公子糾是您的兄長,您為了國家而滅親,實在是出於不得已,我怎麼能不吊唁呢?”

齊桓公又問:“那末,為什麼要祝賀呢?”

鮑叔牙回答:“管仲是天下奇才,現在已經回到齊國。您得到了一位賢能的相國,我怎麼能不祝賀呢?”

齊桓公不以為然地說:“管仲射我一箭中鉤,差點要了我的命,我恨不得吃他的肉,怎麼還能用他為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