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見到老師時候的景象。
那是蜀漢建興六年,也就是六年前。時任蜀漢大丞相的老師第一次軍出祁山,與曹魏勢力爭奪關中的控製權。
當時我正在天水太守馬遵的手底下任參軍。
馬遵得知老師親率大軍前來,自知不是對手,撇下我們這些部署逃跑了,留下這個爛攤子給我們。
麵對著老師的十萬大軍,在外無援軍的情況下,我們走投無路,不得已,隻得投降了老師。
當我作為俘虜第一次進入蜀漢軍大營的時候,一隻鳥停在了我的肩膀上。我赫然發現這隻鳥竟然是木頭製成的,它的兩隻眼睛由綠鬆石鑲嵌而成。
我正覺得奇怪,突然聽有人在我的背後說話。
“呦呦喜歡你。”
我回頭,見到了一位坐在一輛木頭車子裏的老者。老者身穿深色長襟,手搖一柄鵝管羽扇,臉上帶著微微的笑意。
他座下的那輛車沒有馬拉,也沒有人推,竟然自己動了起來。
老者來到我的麵前,一伸手,那隻木頭小鳥就聽話的停在了他的指尖上。
“它的名字叫呦呦?”我問道。
那隻鳥似乎聽懂了我的話,也跟著叫了兩聲。它的叫聲聽起來就和“呦呦”這兩個字差不多。
老者望向我。
“呦呦說是的。”
老者直視我,突然說道,“你就是薑維吧。”
我大驚,心想他怎麼知道我的名字,他是誰?
“早就聽說天水郡有一位喜好鄭玄經學的郡曹參軍,沒想到竟然如此年輕。”
聽到這樣誇獎的話我自然不好意思起來。
“請問你是。”
“諸葛亮。”
“你就是諸葛孔明!”我驚呼,雖然這個名字早就已經如雷貫耳,但是沒想到作為十萬大軍的統帥,他本人卻如此的和藹。
更關鍵的是他竟然知道我的名字。
接下來老師帶我參觀了蜀漢軍大營,在這裏我見到了比那隻木頭小鳥更加不可思議的奇觀。木頭做的牛和馬,居然可以不用人力自行行走;可以連續發射十支弩箭的連弩;可以飛上高空的孔明燈。這些全都是老師的創舉。
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蜀漢軍可以越過祁山直達天水了而不用擔心糧草的問題。他們的糧草全都是靠著這種木牛、木馬運過來的。
這些木牛木馬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木牛流馬。
因為馬謖在街亭的冒進失利,這次進攻最終無功而返。我跟隨老師回到了漢中,準備積蓄力量等待下次再舉。
然而,接下來我跟隨老師三次北伐,每一次都因為各種原因無功而返。
好似受了詛咒一般。
2
我回過神來,看向老師,發現他還是保持著一貫的仰望天空的姿勢。實際上他已經像這樣保持這個姿勢超過半個時辰了。
我忍不住想,老師到底想從這樣的仰望中獲得什麼呢?
這已經是我第四次跟隨老師北伐了。大軍由漢中出發,取道斜穀,穿越秦嶺,進駐五丈原。
然而與前幾次出征時的意氣風發相比,從出征的那一刻起老師的精神狀態就有些萎靡。
而且我還發現,自從出征開始,老師就增添了仰望天空發呆的習慣。來到五丈原以後,這個習慣變得更加頻繁,也更持久。有的時候他甚至能這樣望著天空不吃不喝一整天。
在跟隨老師以前我就聽說過他借來東風火燒赤壁的事。所以我也忍不住想,難道老師這次也像那次一樣,正在謀劃什麼不世出的奇計?
然而老師臉上的表情卻越來越憂慮,明顯可以感覺到,老師身上已經失去了鎮定從容的風度。
這次不一樣了。我心想。
“老師,起風了。”
我拿著黑色的大氅來到老師身後給他披上,入手發現老師的肩膀已經瘦到皮包骨頭的程度了。我能感受到生命力正在從老師的身體裏慢慢流失。
五丈原是個黃土台原。它南靠秦嶺,北臨渭水,東西皆有深溝,形勢險要,易守難攻。
從原上望出去,麵前是一望無際的八百裏秦川。渭水對岸,雲霧間若隱若現的便是司馬懿的魏軍大營。
自從我軍在這五丈原上紮營以來,司馬懿就像個跟屁蟲一樣跟來了。也不應戰,每天都龜縮在營地之內。隻派出斥候暗中監視我軍的動向,僅此而已。
我有好幾次向老師申請出戰,不過都被拒絕了。
這完全不像老師的風格。從前的時候他雖然也很謹慎,然而一旦捕捉到出戰的良機總是會主動出戰的。然而這次,老師好像對打仗完全失去了興趣一樣。
我甚至開始懷疑,我們到這五丈原究竟是幹什麼來的了。
“伯約,你來了。”老師回頭望向我,眸中一片清明,“營中可有什麼事沒有?”
“沒有。”
實際上就算真的有事我也不會忍心告訴他。
老師實在太操勞了。我心想,每天早起晚睡,連軍中二十杖以上的責罰都要他親自披閱才能執行。這樣下去他的身體是支撐不了多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