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清補充道:“前段時間竇太後葬期,所有諸侯王都去了一次長安,時隔半月,陛下竟再次詔大王前去,臣覺得,定有大事發生。”
看到兩個老家夥神情緊張,劉閎展顏一笑:“既是陛下有詔,本王再去一次長安就是了,二位何故如此緊張?”
周林和韓清互視一眼,表情迫然。
“大王,老臣從長安一個朋友口中得知,陛下前段時間召集了許多文武大臣,詢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周林說道。
“周丞相有話直說。”
劉閎催促道。
“陛下召集群臣詢問他們對於匈奴是主和還是主戰的問題,這次陛下召集大王入京,必然也是為了此事,所以,老臣和韓太傅前來給大王提些建議。”
周林道。
一旁的韓清點點頭,也是同樣來意。
在這兩個老臣眼裏,劉閎隻是個十五歲的小孩子,雖然貴為齊王,但終究還是太年輕。
他們害怕劉閎在皇帝麵前說錯了話,因此來給劉閎遞小抄,日後便可對答如流。
劉閎點點頭。
這二位,確實是自己的老師。
但是,思想卻過於頑固。
“二位有何良策,請講。”
劉閎擺擺手,想聽聽他們倆的說法。
周林道:“如果陛下問起大王對匈奴開戰的意見,大王可這樣回答:
我大漢以黃老之道治國,信奉無為而治,因此才有如今治世,陛下倘若對匈奴用兵,勢必動搖國本,乃不利之舉,休養生息之國策,萬不可動搖。”
聞言。
劉閎轉身問韓清:“韓太傅呢?”
韓清附和道:“臣同意周丞相所說,大王應勸諫陛下主和。”
聽罷。
劉閎輕輕摸了摸下巴。
這些老臣,基本都是主和派。
但這樣回答真的好麼。
當今皇帝不是景帝,是武帝啊。
以武帝的脾氣,你這樣的回答,不是令他不悅麼?
再者說。
劉閎覺得,無為而治固然可以休養生息,發展國力,但總不能一直這樣,北方匈奴已經侵擾漢庭許多次了,難道一直忍氣吞聲,坐視不管?
劉閎知道,雖然武帝後期打的太猛,直接把國家經濟打崩了,確實不對。
但顯然,武帝初期的決定開戰匈奴,並沒有什麼問題。
“有勞二位了,二位回去吧,本王自有說辭。”
劉閎露出一道笑容,抬手示意二人退下。
周林和韓清互相瞪眼,似乎有些琢磨不透這個小王爺到底是何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