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3)

〔東〕瘰 馬刀,將先出一瘡,用四楞鐵環定住,不令出移,破作口子,以油紙撚 之,勿令合了,以絕其瘡之源,其效至速。如瘡不破,或病患不肯破,更以藥塗之,三日一易之。以龍泉散主之。(方見表裏條。)〔世〕瘰 多生肩項,或赤或白,或沉或浮,初生如豆,久似核,年月浸久,其大如梅,或如雞卵,排行成列,或生二三,或生六七,俗名蟠蛇 是也。用性努力,思慮過久,則疾痛赤腫繼之,早治為上。流注 ,婦人多有之,其性躁急,其氣怫鬱,其心執著,初生在項,破後膿注四肢,遍體結毒,如梅李狀,不療自破,孔竅相穿,寒熱疼痛,或流膿汁,是名流注 也,又名千歲瘡。宜服托裏救苦神應丸。

川烏附(去皮臍,生用,一兩) 烏頭(五兩) 當歸(酒浸,一宿) 沒藥 白芷陳皮 甘草節(各一兩) 蟬蛻(水洗,半兩) 大皂角(七錠,去皮弦子) 薑黃(一兩半)上用皂角敲碎,水四大碗,煎至二大碗,濾去渣,用汁一同煮烏頭、川烏,候烏頭爛為度,擂如泥。其餘諸藥,卻另為末,和烏頭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饑飽皆用薄荷湯下。

若瘡既破,穿鑿孔穴,其處必生腫肉如指大,或黑或白,乃風與氣搏,宜驅風行經散氣之劑,以化氣調經湯主之。

化氣調經湯與神應丸間服,治流注 。

香附末(酒浸一宿,曬幹,一兩) 橘皮(二兩) 羌活(一兩) 白芷(一兩) 甘草(半兩)牡蠣( ,半兩) 天花粉 皂角刺(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清湯不拘時候調下,日三次。

如脈有力者,先用追毒神異湯下之,卻服救苦神應丸。

辰砂 血竭(各一錢) 麝香(一字。共為細末) 大黃(半兩) 大甘草節(半兩)上為 咀,作一帖,河水一鍾,煎半鍾,調前末子,臨臥服之。

單窠 者,生一個也,發於頸項,最難治。但宜如前藥服之,日久自消。或發於囟骨,亦難治。用毒藥療之,勿令浸漬日久。

蓮子 ,一胞裹十數枚,生於項之左右,以手觸則能轉動,尚可用藥治療,如堅硬挨不動者,乃不可生。憎寒發熱,燥渴,凡遇此症,至難治,雖神聖亦無如之何也已。

重台 ,生於項頸,或左或右,初則單窠結在上,或在下,重疊見之,是名重台 。此症藥不可療,不可針灸,若是毒行,甚腫痛,發渴生痰,萬死一生,害人極速。初覺有之,急用小犀角丸,粉金散治之。

燕窠 ,形似燕窠,不可治。

肺脈微澀,為鼠 ,在頸支腋之間,下不勝其上,其應善酸。(全文見治虛實法。色白,脈主澀。)〔《靈》〕黃帝曰∶決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而死。

見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寒熱篇)〔丹〕夫瘰 初發,必起於少陽經。不守禁戒,必延及陽明經。大抵食味之濃,鬱氣之積,曰毒,曰風,曰熱,皆此三端,招引變換,須分虛實。彼實者固易治,自非痛斷濃味與發氣之物,雖易亦難,殊為可慮。以其屬膽經,主決斷,有相火,而且氣多血少,婦人見此,若月經行,不作寒熱,可生。稍久轉為潮熱,其症危矣。自非斷欲絕慮食淡,雖神聖不可治也。

癰疽所發部分名狀不同

結核

獨形而小核者,為結核。

〔河〕結核,火氣熱甚則鬱結堅硬,如果中核也,不須潰發,但熱氣散則自消。

〔丹〕結核,或在項、在頸、在臂、在身,如腫毒者,多在皮裏膜外,多是痰注作核不散,問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後,用藥散核。結核在頸項方。

僵蠶(炒) 大黃(酒浸) 青黛 膽星(各等分)上為末,蜜丸噙。

結核在下頦。二陳湯加酒炒大黃、連翹、桔梗、柴胡。結核在臂。二陳湯加連翹、防風、川芎、酒芩、蒼術、皂角刺、僵蠶、麝香,行太陰、厥陰之積痰,使結核自消,甚捷。

〔《濟》〕治頦下結核不消,《經效》用大肚蜘蛛,不拘幾個,以好酒浸之,研爛,同浸酌酒,去渣,溫熱,臨臥服之。

癰疽所發部分名狀不同

癭瘤

〔《靈》〕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內傷骨為骨蝕,有所疾前筋,(“疾前”二字,衍文也,筋當作“結”。)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反,發為筋溜。有所結,氣歸之,衛氣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為腸溜。久者數歲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以手按之堅,有所結,深中骨,氣因於骨,骨與氣並,日以益大,則為骨疽。有所結,中於肉,宗氣居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膿,無熱則為肉疽。凡此數氣者,其發無常處,而有常名也。(刺節真邪篇 此皆虛邪中人為病弗去而久留著,故積歲累月而成疽瘤也。)〔子和〕新寨一婦人,年四十餘,有瘤三瓣,戴人令以鹹吐之。三湧、三汗、三下,癭已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