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橡膠戰略(1 / 2)

考試。

沒什麼比考試更好的辦法。

這是挑選人才的最好辦法。

那些繼承爵位的,自然不太願意去學了。

但是,那些注定繼承不了爵位的人呢?

想要混個好的出路,那就考試唄。

黃三點點頭,這倒是一個好辦法。

以後挑選官員,還是注重才學的好。

當前,有很多八旗官員,比較注重出身,不太注重才學。

以後得改改。

黃三還是對宗室子弟的前途感到擔憂啊。

一般亡國的皇族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大清的也一樣,很多人隻能改名改姓。

考試,那就考吧。

但是,現在,必須圈定一套教材。

教材,自然是數學、物理、地理還有國文。

既然考好了隻是發一個獎狀,考砸了,哪怕白卷也不會被懲罰,那麼考試的程序自然也就不用那麼嚴謹。

教材選定,考試內容也都不會被攻擊。

這跟科舉不一樣,科舉黃三想改,會遭到天下讀書人一致的反對。

不得已,他才搞了個交通運輸部出來。

交通運輸部,內部人員考核辦法,就不關朝廷的事情了。

反正,他們沒有品級,不是官員。

他們隻是如企業內部的一種考核方式而已。

然而,如今的交通運輸部,財力驚人,人才也眾多。

黃三想到了這裏,放鬆了很多。

剛剛看了那貝勒,一生,四十多歲了,也隻會吃喝玩樂。

現在,因為麵子的問題,不得不買一輛豪車,弄的兒子都養不起。

這樣的人應該有很多。

楚東離悠哉悠哉的在喝茶。

黃三想明白了這些就不再苦惱了。

“楚兄弟,這報紙上說,大英帝國,在外一直占領土地,實力之強悍,令人震驚。”

“我們迎頭趕上,可還來得及?”

肯定來得及,不僅來得及,而且還會遠遠超過。

不用向天借五百年,五十年就夠了。

別人做不到,楚東離可以,他可以將更多的科技知識帶過來。

黃三憂慮。

“楚兄弟,你說,這朝廷如果要重新布置兵馬,應該將兵馬布置在哪裏好?”

這問題,楚東離倒是有興趣談談。

“自然是邊境周圍了,比如抬彎,比如東北。”

“抬彎?”

黃三不能理解,就那破島,雖然地方很大,卻不能給朝廷帶來收入,還要經常投入。

“這地方很重要,戰略要衝,大軍駐紮在這裏,敵人便不敢輕易的沿著東南沿海直接殺到京城。”

黃三點點頭,大清的版圖他還是比較了解的,不了解還怎麼治理大清。

楚東離接著說道:“另外一個戰略要衝,自然是渤海周圍了,山東跟大連,各駐紮海軍,拱衛天津衛,也就護衛了京城。”

天津衛,這黃三是十分的看重。

“另外,還應該在海南建立一支偏師。”

陸地上,楚東離沒有去說什麼。

因為,現在陸地上的邊境,正是大清重兵所在。

“另外,應該在邊境製造界碑,厘定我們的範圍,免得後世因為邊境問題,跟他國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