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收買人心(1 / 3)

袁肅稍微鬆了一口氣,他現在最不希望見到的事情莫過於灤州匪患消弱,若沒有匪患,自己還如何去動員那些大戶人家呢?他欣然的點了點頭說道:“此事雖能圖一時之快,但畢竟不是長治久安的辦法。再者一旦聲張出去,還會對那些仍然在外流竄的逃兵造成影響。相反,若能公正對待此事,則可以以此為標榜,招攬其他逃兵盡早返回部隊。”

陳文年同意的說道:“我也是這麼想的,若張建功那廝敢亂來,我必然力爭到底。”

袁肅沒有再繼續談這個問題,之後他把今日與灤州知州王磷同見麵的事情隨意交代了幾句,由於早晨的傷風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幾分嚴重的趨勢,因此沒有參加審訊工作,就這樣先行告辭離去了。

就在袁肅走後沒多久,張建功聞訊趕到警衛隊營房,與之前袁肅擔心的情況完全一樣,對方立刻拐彎抹角的認定這四名逃兵肯定與兩起劫案有關。不過陳文年對這些拐彎抹角的話充耳不聞,依舊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來審訊。

到後來,張建功沒了耐性,索性找到陳文年攤牌來說。他要求陳文年盡快結案,把這四名逃兵當作劫案主謀交上去,省的灤州和七十九標都不得安寧。

但是不管張建功怎麼磨嘴皮子,陳文年一概反對,甚至還反過來把張建功教訓了一頓。他同樣攤牌的告訴張建功,就算張建功前行把這四個逃兵交上去,到時候自己也會把事實情況上報,倒要看看上麵信不信這個結果。

張建功除了咬牙切齒實在無計可施,他知道隻要陳文年堅持對著幹,自己還真不能就這麼把人交上去。最終,他悻悻的一甩袖子,留下一句話:“那你就慢慢追查,等上麵催下來時你自己負責罷。”之後便氣呼呼的離開了營房。

這個消息是袁肅在第二天早上去軍官食堂吃飯時聽說的,不得不說,他對陳文年不畏強權堅持公義的做法很是佩服。常言道“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陳文年明知道張建功是一個小人,可依然敢於針鋒相對,這當真是一份難能可貴的氣節。

他暗暗的歎道:看來,選擇陳文年當盟友果然是明智的選擇!

吃過早飯,有了氣力,再加上昨晚捂著被子和棉衣燜了一晚,袁肅的精神狀態總算恢複了過來。他去了一趟警衛隊營房,打算了解一下昨晚審訊的結果。

陳文年昨晚審訊到淩晨才回宿舍休息,也就睡了三、四個鍾頭的光景立刻又起來繼續辦公。如今七十九標堆積了許多公務,身為代理標統的張建功本來識字不多,整日又極為懶惰,因此這些公務隻能落在陳文年和袁肅的肩上。但袁肅嚴格的說也是一名傷員,而且缺乏經驗,到頭來就隻有陳文年一個人來負責了。

袁肅來到押房門口時,看見陳文年正在與四名尚在監禁時期的軍官談話,這些軍官都是之前第一營、第二營參加起義的隊官、排長。他敲了敲敞開著的辦公室門,陳文年看了一眼,招手示意其進來。

“陳大人,沒打擾你們吧。”走進押房後,袁肅問道。

“哦,無妨,我正打算晚些時候讓梓鏡你過來一趟,既然你現在到了索性就先支會你一聲。這幾位你應該都見過,因為目前咱們標部急缺人手,所以我打算先將他們調到標部任職。”陳文年並沒有任何隱瞞,直接了當的說道。

“此事陳大人酌情而定,我並無任何異議。”袁肅不動聲色的說道。

這些被拘禁停職的下級軍官,雖然上麵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處罰他們,但才僅僅過了幾天的時間,陳文年就重新啟用他這些人,隻怕確實有些不妥。不過話又說回來,眼下七十九標標部實在忙得不可開交,隻怕陳文年也是無可奈何才做出如此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