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舉人沒有下馬車,隻是透過窗戶向袁肅說道:“昨日老夫已經派人向城中王夫子、陳員外還有其他鎮子上的幾位望族三老遞了請帖,邀請他們今日正午到聽風小築一聚,你且隨老夫同車,我們先去一趟州府衙門,邀上王知州同去聽風小築。”
袁肅心中頓時一片欣喜,張舉人還真是痛快人,才隔了沒幾天就進城來辦正事了,當真讓自己省了不少心。他隨即說了一些奉承和感激的話,隻是考慮到稍後返回時未必與張舉人同路,因此並沒有搭乘張舉人的馬車,而是請張舉人先行一步,自己取了戰馬隨後趕到。
二人帶著幾名隨行護衛的士兵來到州府衙門,王磷同整日清閑的很,一聽張舉人和袁肅到來,很快就親自趕到府院門口迎接。聽完張舉人簡單的交代,王磷同馬上吩咐家仆備車,跟隨袁肅和張舉人一同前往聽風小築。
但凡稍有曆史的城鎮之中,總會有一兩家古跡斑斑卻又店大業大的著名酒樓,聽風小築正是其中最富盛名的一家,據傳酒樓已經經營了快四十餘年,早已經是金匾老字號了。
十數天前發生的起義事件,戰火波及了整個灤州城,聽風小築也在所難免的受到波及,原本店家打算歇業一陣重新整頓,等過完年熬過這段混亂時期再行開業。哪裏知道昨天接到預約,灤州各地七、八位大人物要來酒樓舉辦午宴,這些大人物不僅都是聽風小築的老主戶,而且隨便一個人都是店家不敢得罪的。
為此,店家連夜高價購進食材張羅,哪怕通宵達旦也不能怠慢了這次午宴。
袁肅、張舉人等一行人來到聽風小築時,隻見酒樓所在的街道上站滿不少人,一看這些人的打扮就是保鏢、槍手之流,但凡尋常老百姓路過,這些人立刻上前阻攔。袁肅看到這一幕場景時,心中忍不住犯嘀咕:這些豪紳要麼是擺架子,要麼是被匪患嚇住了,倒真希望是後者,那樣事情就更好辦了。
這些保鏢、槍手看見由官軍護送的馬車走來,自然不敢上前騷擾,任由車駕通過。
聽風小築是一座五進五出大宅院似建築,與其說是酒樓,倒不如說是食府。
門前已經停了許多裝飾奢華的馬車,檔次最低的也有是兩匹駕馬,由此可見今日的聚餐可謂是灤州首腦會議一般的規格。門廊前等候了三名小廝和一名管家模樣的人,在張舉人、袁肅和王磷同各自下馬下車後,他們連忙迎上前來。
“諸位大人都到了嗎?”張舉人一邊邁步跨進門檻,一邊向那管家模樣的人問道。
“回張老爺,眼下就隻缺小王大人尚且未到,可能是路途過遠,有所耽擱了吧。”管家畢恭畢敬的回答道。
袁肅之前聽王磷同介紹過,王姓是灤州第一大姓,城中的王夫子是為大王大人,而在靖安鎮上的另外一位王大人則被稱為小王大人,當然這並非是因為年齡的差別,二人家業勢力也都有一定差距。
“知道了,我們先進去了。”張舉人緩緩的點了點頭,隨後與王磷同、袁肅一起向門廊內走去,穿過了一處前廳,又走了幾步走廊,來到了一處花園模樣的地方。
管家帶引著眾人直接來到花園靠近一處小池塘的小閣樓前,小閣樓門外侯著三、四個衣著得體的小廝,見有客人來了立刻殷勤的掀開門簾子,迎客人入內。
閣樓第一層是一處小廳,這裏坐著五、六個衣著華貴的人,不過並不是灤州大戶豪紳的主事人,僅僅是這些人親信隨從。他們在見到張舉人、王磷同後,連忙起身弓腰行禮。張舉人僅僅是微微頷首答禮了一下,而王磷同卻是一副客客氣氣的樣子,至於袁肅並不認識這些人,因而無動於衷。
隨意寒暄了一番,早有一名隨從跑上樓去通報,張舉人、王磷同和袁肅邁步沿著樓梯向二樓走去時,樓上已經傳來了一陣熱鬧的聲音,沒過多久那些受張舉人之邀的灤州大人物們已經現身樓梯口,親自迎接張舉人上來。
見了麵之後,這些灤州士紳階級的大人物們深知張舉人家中事故,於是大多不敢喧嘩,反而一副拘謹嚴肅之態先向張舉人問了哀禮,隨後才不慌不忙的向王磷同和袁肅打招呼。
這一連串的問候讓張舉人不禁再次傷感起來,他眼圈微微泛紅,沉吟了許久才緩過神來,然後強顏微笑的請眾人挪步到客廳內,坐下來再慢慢細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