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納捐集資(1 / 2)

從第二天開始,灤州本地報紙連續刊登了關於軍民聯防與籌建諮議局的新聞,一時間消息在大街小巷、村鄉縣鎮飛快的傳遞開來。早在之前的幾天裏,那些大戶人家的幫工、佃戶已經聽說了軍民聯防的事情,他們在茶前飯後或多或少向鄉親鄰裏提過此事,不過畢竟不是完整的消息,老百姓們也不清楚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如今不僅報紙上刊登了關於軍民聯防的詳細介紹,州縣衙門也派人到處布告宣傳,漸漸引導著老百姓們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既然是由大戶人家出資成立民防營,動員城內城外的青壯在閑暇之餘參與聯防,保障各項各鎮的治安,乍得一聽還真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老百姓遭受官僚豪紳這麼多年的壓迫,本能上總覺得官僚豪紳絕不會做虧本的買賣,就隻怕打折軍民聯防的口號趁機征苛捐雜稅。

正因為如此,軍民聯防雖然成了灤州一時熱議的話題,但在民間卻形成了一種擔憂。

至於籌備諮議局的事情,那是讀書人和資本家的政治遊戲,尋常小老百姓別說沒有參加選舉的資格,甚至連諮議局是什麼都不清楚。

不過對於袁肅而言,他並不擔心老百姓對軍民聯防計劃的猜疑,或許前期出現一些不利的情況,等到了真相大白的時候說不定還能起到一定逆反的效果,反而更有利於招募工作。

袁肅現在最擔心的卻是保定陸軍軍官預備大學堂發來命令,召回派駐在外的見習軍官回校繼續完成剩下的學業。他在看過那份官電之後,整個晚上都轉輾難眠,心裏不僅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同時也在深入其內的分析這件事的意義。

他當真沒有料到,隨同袁世凱的複電裏麵還夾著這樣一份官文,自己的計劃一下子被打亂了。不難想象,如果真是陸軍預備大學堂單獨發來的電文,斷然不會跟袁世凱的複電混在一起,這種巧合的概率實在太低了,而且程序也完全對不上。更何況大學堂真要召回派駐在外的見習軍官,為何不發給林伯深一份?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份官電是經過袁世凱授意才發出來的,是袁世凱希望自己離開灤州。

這件事可以分兩個方麵來理解,既然袁世凱認可了他這個侄子,斷然沒必要再將自己調回去加以核查;此外灤州並不是什麼重鎮,無非是有一條銜接北京的鐵路線而已,再加上袁世凱應該知道他參與過鎮壓灤州起義,因此絕非是擔心自己會在灤州做出對局勢不利之事。

誠實的說,袁肅並不了解袁世凱是什麼樣的人,他雖然讀過相關方麵的書籍,但曆史對袁世凱評價從來沒有統一的說法。他現在所能推測出袁世凱讓自己回軍校的原因,除了袁世凱顧慮自己的安全之外,那就是擔心自己打著“袁世凱侄子”的旗號胡作非為。

顯然後者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當然,不管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麼,袁肅現在首要糾結的事情還是回或者不回。

不能說返回軍校就毫無前途,好歹袁世凱認了他這個侄子,一旦在軍校完成剩下的學業,順利畢業之後十之八九能直接進入國家中樞謀一個不錯的職位。比起在灤州當一個小參謀官自然要風光許多,運氣好的話還能成為執掌一方總鎮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