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幾天的交際,他漸漸與張家宗親熟絡了起來,尤其是同輩當中的幾個年輕人相談甚歡。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好兆頭,自己確實已經融入到這個龐大的家族當中。
轉眼間到了一月十七日,就在這天從京城忽然傳出一則驚人的消息,袁世凱在退朝歸家途中遭到革命黨人的擲彈刺殺,隨行護衛多人遇難,不過袁世凱本人安然無恙。
這幾乎是這段時間裏最為轟動的一條新聞,原本南北雙方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議和談判,國內上上下下都以為南北之間很快會恢複和平,而這次刺殺顯然掀起了另外一股波瀾。
無論是南京臨時政府還是各省軍政府,又或者是那些市井小民,人人都開始擔心袁世凱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而雷霆震怒,放棄繼續和談而轉為繼續使用武力平亂。
不得不說,在這個關頭大部分中國人依然希望能和平解決南北矛盾,戰爭畢竟是災難,國內經濟脆弱不堪,民眾生活艱苦潔具,誰都不想因為戰爭的繼續而加重自己肩頭的負擔。
南方諸省的官僚階級同樣為之驚惶,他們最期待的就是大革命之後的重新洗牌,所謂擁護臨時政府無非是有一個談判的籌碼,然而他們心裏卻十分清楚,這個爛攤子始終得交給袁世凱來收拾。原本議和談判進行的有條不紊,一切已經接近撥雲見日,竟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事故,那些革命黨當真是登鼻子上臉。
這股緊張氣氛很快席卷了全國上下,這其中自然也包括灤州。
盡管灤州最近熱傳的事情是軍民聯防和籌建諮議局之事,再有就是安山鎮張舉人的喪禮,但是當袁世凱遇刺的消息傳達時,很快就引起了更大的反響。
甚至在安山鎮張府的喪禮現場,人們閑暇之餘都在談論這件事。
而就在這消息傳開後的第二天,張舉人在保定的胞兄張鎮芳家總算趕到灤州來奔喪,不過張鎮芳本人並沒有來,隻是派了其正室攜帶長子、次子以及一眾家人代為前來。
在如今封建思想濃重的年代,張鎮芳此舉大有不妥。但考慮到京城發生的事故,以及政局越來越不穩定,或許張鎮芳正因為這些原因而耽誤了行程。由此也能進一步看出,袁世凱遇刺之事果然非同凡響。
張舉人帶著一眾親戚趕到灤州火車站迎接嫂夫人一家,火車站緊挨著七十九標標部,因此張舉人順道也叫上袁肅同去車站迎接。身為張鎮芳的女兒,張涵玲也來到火車站,她與袁肅站在一起等候著火車站進站。
當遠處火車汽笛聲低沉的傳來時,張涵玲俏麗的小臉上露出了興奮的表情。
袁肅在看向火車的時候不經意看到了張涵玲,於是笑著問道:“張小姐很快就要見到家人了,相信現在一定很高興吧。”
張涵玲點了點頭,帶著酒窩說道:“大娘對我可好了,我最喜歡跟姨娘在一起。”
袁肅臉上微有疑惑,說道:“大娘?”不過很快他又恢複平靜,可能張涵玲並不是正室所生,所以管大夫人叫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