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先有計劃(1 / 2)

袁肅不禁奇怪起來,他不置可否的推說道:“我哪裏能有什麼打算?”

陳文年忽然笑了起來,盯著袁肅說道:“你不用再隱瞞了,這幾天我跟一營的人有來往,他們告訴我之前你跟趙山河說一些話。”

袁肅原本打算找陳文年說這件事,沒想到反倒讓陳文年先詢問自己,真可真夠烏龍。他鎮定自若的笑了笑,說道:“既然陳大人已經知道這件事,那我就不再多隱瞞了。清廷覆滅就在眼前,咱們中國迎來了五千年未有的大變局,但是這個變局在短期之內絕不會是和平安定,林仁卿在電報裏說的很清楚,各國各省擁兵自重者比比皆是,尤其是南方那些獨立的諸省,更是隱患不止。”

陳文年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歎聲說道:“這些事我也有所擔心,亙古以來,每次朝代變更都會是一場大混亂的局麵,今時今日顯然也是逃跑不了這個環節的。”

袁肅繼續說道:“依我看,不止南方如此,就連我們北方也會如此。亂世軍權為大,有槍有炮便能稱霸一方。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說同樣是一次機會,灤州雖不是什麼大地方,但好歹已經打下一定根基,今後總會有用武之地。”

陳文年沉思了片刻,他其實很明白袁肅的話,所謂在灤州打下根基的並不是七十九標,而僅僅是袁肅自己罷了,如果真要留下來獨立門戶,那必然是要以袁肅馬首是瞻才行。考慮到這裏,他十分認真的問道:“袁梓鏡,袁宮保是你叔父,既然連洋人都認為滿族人之後應由袁宮保主持國家大局,你此時選擇自立門戶,豈不是要與你叔父對著幹?”

袁肅笑了笑,說道:“我之所以要自己闖一番事業,就是想盡自己所能幫叔父一把。二十鎮畢竟不是我叔父的嫡係部隊,近畿如此敏感的地方,用不了多久遲早要調回關外。一旦二十鎮回到關外,到時候究竟聽命於誰尚不得而知,再者關外偏遠之地,對國內大局影響微乎甚微。若我就這樣跟著二十鎮離開了,還談什麼國家大事?還怎麼為國家穩定出一份力?”

陳文年自然很清楚袁肅的意思,同時他也覺得袁肅這番話實在太冠冕堂皇,自己可不是三歲小孩,說的不好聽一些,對方的話完全就是一種自以為是的渾話。真要保家衛國、為國家穩定做貢獻,那就更不應該自立門戶,這反而是一種添亂。再者,就算真心要以一己之力參與國家大局的變化,單憑現在手頭上的這麼力量,能起到什麼作用?

不過他並沒有把這些話挑明,自己若站在袁肅的角度上,同樣會說這樣一番慷慨大義的話,這隻是一種動員的手法罷了。

默然一陣之後,他不疾不徐的問道:“我隻是感到很好奇,你明明可以返回保定繼續完成學堂的學業,之後便憑借你叔父的影響直接進入高層,這樣反而比你自己白手起家更能實現你的理想抱負。”

袁肅苦笑著歎了一口氣,他說道:“陳大人,一個多月之前總鎮潘大人問過我類似的問題,當時你也在場,我之前的回答也是我現在的回答。或許陳大人以為我是在敷衍了事,可是請陳大人試想一下,我叔父膝下眾多子女有多少人成為顯赫的軍政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