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標部營樓出來,袁肅和陳文年神色都不輕鬆,二人皆由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太對勁,不過誰也沒有多說什麼。陳文年先一步返回參謀處,召集自己的手下著手安排接下來的計劃。而袁肅則向陳文年說了一聲,自己要去一趟灤州政府交代王磷同一些事情。陳文年當然沒有多問,隻是見杜預不在,於是安排了一名聽差跟著袁肅一起去。
與王磷同見麵後,袁肅將七十九標現在的情況以及他的計劃半遮半掩的說了出來。
王磷同是明白人,如果袁肅現在跟著二十鎮一起走了,對於他來說同樣是沒有好處的,於是自己也不多說虛言,隻問袁肅有什麼吩咐。
袁肅讓王磷同在兩天之內收集灤州政府與地方士紳的請願信,信的內容自然是灤州無兵屯守,黎明百姓惶恐不安,懇請有司留下一支部隊鎮守灤州等等。這些話越是冠冕堂皇越好,收集的越多也越好,目的就是製造一種聲勢。
對於王磷同來說,這件事不算太難,無非就是辛苦走動一下,他立刻點頭答應下來。
交代好這件事,袁肅又順便詢問了一下那些洋人現在的情況。
王磷同說:“這些人每天都在郊區瞎折騰,也不知道折騰什麼東西,那個洋博士帶著一夥人到處挖坑挖洞,在南郊古城牆那邊轉悠了好些時日,還敲走了幾塊碎磚頭。彭加勒先生倒是帶著另外一夥人,主要在西南方向一帶山林裏活動。這些洋玩意的事情,我這老頭子可是不懂的,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在幹什麼。”
袁肅叮囑道:“挖坑挖洞什麼的,就任由他們去挖好了,隻要不是做什麼過分的事情就行。總之還是要盯緊一些,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王磷同連忙點頭應諾了下來。
隨後,袁肅告辭離開,緊接著快馬趕往安山鎮,事到如今自然也要向張舉人打一聲招呼。盡管他很清楚張舉人淡泊名利,對灤州是否留駐一支部隊顯然不會像王磷同那樣有看法,可不管怎麼說張府經曆過一場變故,再加上與袁家的親戚關係,必然還是會幫這個忙。
與張舉人見麵後,袁肅沒有直接告訴張舉人七十九標的情況,隻是旁敲側擊的透露了一些信息。他主要強調的是自己不願意去關外,隻想留在灤州這邊幹一番事業,以此先在張舉人心中留下一個鋪墊,等到事情發生的時候,張舉人好歹心裏有數。
雖然袁肅的這番話前後有一些不搭調,但是張舉人還是聽明白了局部的意思。對於他來說,這似乎並不是什麼大事,袁肅想留在灤州那就留下,隨隨便便向軍隊裏說明一下情況,甚至自己也可以幫忙說說話,料定軍隊的上司也不會多加怪責。
他隻當袁肅是來提前打一聲招呼,為的就是日後需要張府在經濟和政治上提供幫助罷了。於是,他很是欣然的表態:“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想留下就留下吧。今後有什麼需要的地方,錢也好,打通關係也好,大可來找老夫。你表叔叔雖不什麼了不得的人物,灤州這裏還是能說上幾分話的。”
袁肅並不在乎張舉人是否聽懂了自己的話,他想要的僅僅隻是張舉人讚成自己留下來的一句話而已,有了這句話便有了可以交代的底氣。
“多謝表叔叔,小侄斷然不會讓表叔叔失望,一定在灤州好好做一番事業,竭盡所能為灤州做一番貢獻。”
“甚好,甚好,男兒就該有這樣的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