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然曉得潘統製那裏不會有怨言,可問題不在這裏,我也不在乎這混小子策動多少士兵脫離二十鎮,哪怕整整一個標、哪怕一個協都無妨,相反這還能說明他有點能耐。現在的問題是,他居然私底下跟洋人有來往!洋鬼子是什麼心?他是什麼心?”袁世凱知道張一鏖還沒能參悟自己的意思,隻好語重心長的把話揭開來說。
聽到這裏,張一鏖總算明白了過來,他記得在電文裏麵提及袁肅與洋人來往的事情隻是一筆帶過,前前後後連一句話都不到,正因為如此所以自己才沒有注意。不過這句話顯然讓袁世凱注意到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來袁世凱心中的底線所在。
不得不承認,他在袁世凱手下當值這麼多年,至今都未能全部看透這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他也相信甚至連段祺瑞、馮國璋等親信將領,同樣是像自己一樣,對袁世凱隻是一種半透半不透的認識。
從總督朝鮮到小站練兵,這幾十年的時間裏袁世凱與洋人打交道難道還少嗎?
到如今中華民國成立,各方各麵更需要與洋人達成合作關係,若非沒有洋人的支持,袁世凱斷然也當不了這個大總統。
張一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袁世凱竟在心裏對洋人會有如此敏感的介懷。
“大總統,袁肅縱然膽子再大,以他現在的條件情況也斷然不會與洋人有什麼勾結,無非隻是借助洋人代購一批軍火罷了。再者灤州又不是什麼要緊的地方,若真有利可圖,洋人早就伸手幹涉了,犯不著要等到今時今日。”他盡量開勸的說道。
在電文裏麵沒有說明袁肅與洋人到底有什麼合作,張一鏖剛才所說的話僅僅隻是根據事實情況的推測罷了。
“公紱,你到現在還沒明白過來嗎?他若不是我袁世凱的侄子,不管是他找洋人還是洋人找他,這都不是一個事兒。我之所以擔心,就是怕洋人利用這不諳世事的混小子,一步一步搞出什麼花樣名堂來。”袁世凱有幾分氣急,不耐煩的說道。
“原來如此……”張一鏖恍然。
“你別看我跟洋人打交道這麼多年,見麵時都是一副笑臉,或談笑風生,或者客套友好。沒有什麼事是容易的。這些金發碧眼的家夥多是不安好心的人,所以外交之事無不如履薄冰,一著不慎,損的不是個人的榮辱,那是國家的利益。這袁肅有幾斤幾兩,就隻怕洋人給他一點甜頭,他連自己姓什麼都忘在腦後了!”說到最後一句時,袁世凱的情緒再次激動起來,語氣也變得更重了一些。
張一鏖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一方麵他不太理解袁世凱的看法,另外一方麵這始終是袁世凱的家事。縱然袁世凱與袁肅素未謀麵,可同宗同族的關係還是有據可循。
袁世凱再次來回踱了一陣步,然而沒過多久又停了下來。他駐在原地一動不動,也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就這樣陷入了沉默之中。
張一鏖幾次意欲開口說話,可是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最終還是欲言又止。
“無論如何,要讓來北京才是。這次他若是還不回來,就是攆、就是趕、就是抓也要給我弄回來!”許久過後,袁世凱低沉的開口吩咐了道。
“也對,終歸還是不能讓年輕人太任性。”張一鏖讚同的點了點頭說道。他之前就建議讓袁肅回保定,如果那時袁肅能遵照吩咐的話,事情也就不必這麼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