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時此刻,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即便明知道對方說的話不地道,但還是得應幾聲才是。於是在趙繼時的帶頭之下,其他幾人相繼跟著支支吾吾的說了一些“理解”、“是”之類的話,隨後又都沉默不語。
袁肅繼續說道:“相信昨日趙營長已經跟諸位說過了,諸位業已經過一夜的考慮,大家都是軍人,該了斷的時候理應做一個了斷才是。我袁肅做人做事向來公道,隻要諸位能真心實意效忠於我,無論是榮華富貴還是飛黃騰達,到時候擔保少不了諸位的一份。”
巡防營眾軍官麵麵相覷,他們當然知道就算袁肅出爾反爾,跟著袁肅也能比跟著王懷慶強得多,隻是這件事尚且有許多不穩妥的地方,自然還需要一番斟酌。
趙繼時沉吟了一陣,試探的向袁肅問道:“倘若我等不答應呢?”
袁肅笑道:“即便諸位不答應,我也不會難為諸位。但成大事者必然要有一定決斷,所以我會讓諸位衣錦還鄉,每位營管帶發錢八千、隊官發錢三千、其餘軍官一人一千,做為這些年諸位為國效力的補償,明日我親自設宴餞行。”
那些跟著營管帶後麵的隊官、副官們不禁大感驚喜,忍不住紛紛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
“還有這樣的好事?”
“咱們一年的俸祿也隻有一、兩百塊而已,五千呀,啥時能攢到怎麼多錢呀?”
“袁大人出手還真大方。”
這些現錢自然是好,有了這筆款子回老家買幾畝地娶妻生孩足矣,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他們走了都能拿到這麼多錢,若他們選擇留下那豈不是更有賺頭?
個別幾個人因此還一時腦熱,在心中盤算起大丈夫投戎從軍理應建立一番豐功偉業,豈能為了一筆錢還放棄眼前發展事業的大好機會?對於他們來說,這或許是發自真心,又或許隻是找一個更體麵的借口,但終歸是引起了內心的變化。
趙繼時、李勁夫與另外兩名管帶對視了一眼,很顯然他們擺在他們麵前的選擇隻有兩個,要麼拍拍屁股走人,要麼留下來跟袁肅一起幹。八千塊確實不是小數字,可他們辛辛苦苦在軍營中跌打滾爬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混到管帶的位置,自然舍不得現在就拿了這筆錢走人。
可要說留下來投靠袁肅,表麵上來看這是眼下最好的選擇,可對於眾人來說除了多年的感情一時難以割舍之外,更重要的一點還是他們不清楚袁肅會如何做好善後工作。
善後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如何向上麵交代,二是如何處置王懷慶。
他們擔心的就是袁肅沒辦法向北京方麵做出交代,或者北京方麵最終還是要責罰袁肅,到頭來仍然會扶持王懷慶就任按察使。如此一來,若是現在投靠了袁肅,到時候隻會跟著一起受罰,並且還會開罪於王懷慶。
袁肅等了一會兒,保持著臉上的笑容繼續問道:“怎麼樣,諸位,時間可不等人,是去是留無非是一句話罷了。如果諸位選擇衣錦還鄉,那諸位走後空出來的官職隻能另選他人替而代之了。”說最後一句話時,他的目光故意在那些隊官、副官身上停留了一陣。
趙繼時深吸了一口氣,猶豫一陣之後,硬著頭皮說道:“袁大人如此大仁大義,我趙繼時總算尋得明主,今後願追隨袁大人鞍前馬後。”
他是一個急性子的人,一時間被追問的急了,所以才勉強的先表一個態,然而心底卻仍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僅僅打算先混過這一節再說。
不過正是因為趙繼時率先表態,李勁夫等人沒辦法再保持沉默,隻好也跟著開口說道:“在下願追隨袁大人左右,絕無二心。”
“在下同往,隻求能在袁大人身邊幹一番事業。”
“卑職也願意追隨袁大人!”
三人的心態與趙繼時如出一轍,隻是打算先口頭應諾過去,之後再見機行事罷了。
其他那些站在後麵的副官、隊官們,原本還指望著幾位大人選擇走人,那樣自己便有機會頂替升級擔任長官了。現在四位營管帶都表示支持袁肅,讓他們反倒感到有些失望。沒了升官的可能,不少人開始盤算著拿錢走人,可無奈長官們帶頭在先,礙於麵子也不好當著大家的麵說出這樣的話,隻能言不由衷的跟著附和了起來。
“卑職願意向袁大人效忠!”
“小人也是,趙大人去哪裏,小人跟著去哪裏。”
“誓死效忠袁大人,誓死追隨李大人。”
小會堂頓時響起一片呼聲,雖然聲音沒什麼底氣,可好歹帶動了之前死沉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