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8章 榮升護軍(1 / 2)

當袁肅擢升東直隸護軍使的消息傳到灤州之後,很快便在灤州官紳階層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就連袁肅自己也萬萬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在他預想當中最好的情況無非被委任為旅長,充其量最多不過是師長,現如今卻是堂堂東直隸護軍使。拋開“護軍使”的職銜不說,前麵冠以“東直隸”的稱號已經足以響徹一方,近畿要地獨占一半,這是何其的風光?

以王磷同為首的灤州官僚集團對此大快人心,而以陳文年為首的前七十九標眾軍官同樣歡欣鼓舞。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標誌著他們總算沒有跟錯人,曆經數月的提心吊膽,總算在今時今日熬出頭來了。

當天下午,這份北京發來的官電就傳遍了昌黎、唐海、樂亭三縣,無論是何克平等人縣長還是李勁夫、趙繼時這些剛剛投誠不久的舊軍軍官,著實被這份委任嚇了一大跳。好在當初他們在袁肅麵前都做足了樣子,不愧是大總統的侄子,朝中有人好做官的道理亙古不變,今後也徹底斷了其他念想,安安心心恪守本分的跟著這位袁公子幹就是了。

一時間,司令部大院的通訊處賀電如雲,登門拜訪的士紳名流也絡繹不絕。

單單這一天的時間,袁肅接見的將近百餘人,無論是大戶還是學者,哪怕是稍微有點小名氣的人也屁顛屁顛的跑來巴結一番。不過袁肅並沒有任何見外,所有來訪者他都接見,人多則一起見,人少則單獨見,表現的十分謙虛有禮。

事實上,麵對數不盡的笑臉和奉承,袁肅多多少少產生了幾分得意。然而正是這份得意的心態,同樣讓他冥冥之中生出一絲警戒。

之前大總統叔父一直沒有好臉色,相信以其的城府斷然不會做出這麼草率的決定。

雖然他一時半會猜不透這位“叔父”的真實意圖,但暗地裏去下定決心,今後必然會好好運用護軍使的身份,打造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隻要能掌握相當規模的實力,他便不會再輕易受人擺布,自己的命運必將由自己把握。

就在電文發到的第二天,從北京而來的儀仗使團便抵達了灤州。

領團是陸軍部軍衡司次長戴寄山,全團三十餘人,清一色的北洋軍新式禮服,自打走下火車後便招引周圍目光紛紛睬盼,足見氣派。袁肅早已安排人在火車站等候迎接,繼而立刻帶到司令部大院,他本人親自在大院門口歡迎。

一番寒暄客套,戴寄山站在司令部大院門口宣讀了陸軍部委任狀,並遵循程序當眾將委任狀、官綬、官印等等一眾文件證書交到袁肅手中。隨後又展示了護軍使嶄新的禮服,以及陸軍部授予的正參領上校軍銜。

如今陸軍部正在為新式軍銜的改製運用進行籌備,但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落實下去。然而為了彰顯與清朝時期的軍銜不同,所以才在舊軍銜後麵加上新軍銜的稱謂。

“戴大人辛苦了。”等到禮服和軍銜交到一旁勤務兵手裏後,袁肅上前與戴寄山握了握手,再次客套的慰問了一句。

“哪裏哪裏,本份之職罷了。在下動身離京之前,黃司長還特意托言轉囑,向來護軍使之職都是協都統少將以上的軍階。隻是這次上麵幾經研究,考慮到袁公子畢竟年紀輕輕,就怕委以將銜會有閑言碎語,因此暫時委屈為正參領上校軍銜。不過請袁公子放心,以袁公子的資質,晉升將職指日可待。”戴寄山笑著說道。

“戴大人太客氣了,袁某無功無德,上麵此番抬舉已經讓我誠惶誠恐,豈敢還有其他非分之想?還請戴大人回京之後帶一句話,今後上麵如何安排,袁某必當服從命令。”袁肅語氣摯誠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