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天的時間,袁肅要召開慈善宴會募集善款的消息,就從灤州傳播到了轄區所有縣鎮。不得不說,在散播消息的辦事上,王磷同早已經是輕車熟路,很快就把這件事辦好了。
至於在慈善宴會上舉行拍賣的活動,王磷同雖然心裏千百個不願意,但最終還是掏家底尋了幾件古玩貢獻出來。他當然很清楚,絕不能找一些東西糊弄袁肅,拍賣會上少不了會有行家在場,要是當場弄出尷尬來,損自己的麵子是小,損袁肅的麵子才是大。
貢獻出來的這幾件古玩雖說算不上價值連城,但收藏了這麼久總會有感情,再者也都是貨真價實的東西。盡管王磷同愈發覺得鬧心,關外鬧災荒偏偏要攤到灤州這邊,這算是遭的哪門子罪?千番萬番在心裏自我安慰,權且當作賄賂袁肅,這才勉勉強強尋回幾分安慰。
袁肅最終決定在諮議局大樓的會館舉行宴會,除了各縣士紳官僚之外,他還請史密斯博士、雷諾森以及前來灤州開礦的另外幾位洋人到場,為慈善宴會增添幾分時髦。他自然不在乎這些洋人會不會捐款,就這個時代的中國環境而言,有洋人出席的場合才顯得更正式、更主流,無非是請幾個金發碧眼的人物來撐撐場麵罷了。
自從消息傳來之後,灤州、昌黎、唐海、樂亭四地的官紳階級們都感到很鬱悶,之前袁肅辦民防時大夥都不遺餘力湊了那麼多錢,這會兒又沒什麼大事還要搞捐款。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山海關出了事,但一方麵這事又礙不著直隸省什麼幹係,另外一方麵許多大商戶就準備大發一筆災難財。袁肅在這個時候號召他們捐資賑災,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常言道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縱然是大總統侄子這事也有些過分。
不過糧商畢竟隻是一部分,不能說所有大戶人家都很反感厭惡,其餘的官紳隻是感到很麻煩,而且自己出錢讓袁肅出名,這事情也著實不地道。
除了這些上流社會之外,各地老百姓們或多或少也對這件事有所耳聞。
在這些平頭老百姓們眼中,袁肅此舉自然是值得稱讚,外省的人受災袁護軍都如此重視,等到有朝一日不幸之事發生在這裏,相信袁護軍肯定會更加重視。
在空閑的時候,袁肅還親自走訪了城中幾位大戶人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與這些人說了一大堆話,同時還擺出一副官威的樣子,暗示此次之事勢在必行。
在這些走訪的人家當中,少不了要與那些大糧商見麵。他並沒有強勢威脅,隻是說此次僅僅募集一部分賑災物資,是為了防止難民情急之下強行闖關,一旦事發至此,到時候直隸省必然會大受影響。至於數萬人的災民,最終還是要依靠北京政府主持大局。
這些話最終是起到幾分作用,倘若難民失控闖進關內作亂,弄不好辛辛苦苦囤積的糧食倒讓難民哄搶走了,反而得不償失。再者經過這次走訪,他們也很清楚袁肅的心態,隻要這位袁護軍不是想打腫臉充胖子,其他一切都好商量。
慈善宴會召開的日期正是七月二十二日,同樣是在這天早上,第一混成旅旅部通訊處收到一封電文,陳主任親自帶著電文跑到袁肅的辦公室呈遞了上去。
“哪裏來的電文?”袁肅正在查看今天午宴的費用安排,隨意的向陳主任問道。
“大人,是陳大人從山海關發來的電文。”
“是嗎?趕緊拿過來。”袁肅立刻站起身來,迫不及待的接過電文。陳文年在昌黎縣準備兩天時間,想必是昨日剛剛抵達山海關,今天一早就發回了電文。
仔細過目了一遍電文,陳文年並沒有交代的太多,隻說山海關郊區確實聚集了許多難民,每天都有人死亡。更嚴重的還是郊區一些村鎮經常發生偷竊、搶劫事件,不少本地農戶被迫轉移到城內,許多還未成熟的莊稼、果林盡皆被毀。山海關各大城內封閉,通過關外的鐵路被迫中斷,情況不容樂觀,但尚且還在控製之內。
“馬上回電,我明日一早親自帶領第一團出發前往關口,本地籌集的賑濟物資會在隨後十天之內全數發到山海關。”看完電文,袁肅臉色緊繃,刻不容緩的吩咐道。
“是,大人。”陳主任不敢怠慢,轉身欲往門外走去。
“且慢。”袁肅忽然又喊了一聲。
“大人還有什麼吩咐?”陳主任回過身來。
“北京那邊仍然沒有消息嗎?”袁肅認真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