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夜空萬裏無雲,黑幕上星鬥密布。南風獵獵而過,遠處隱隱約約可見幾縷火光。
袁肅騎在高頭大馬上,帶著三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繞開難民聚集的地方,淌過鹽河悄然的來到陽子堡西南邊。陽子堡在鳳凰山東邊,距離山海關大約二十二裏的路程。從深夜九點鍾出發,到現在抵達陽子堡西南邊的野地,前前後後用了六個鍾頭。
好在所有士兵都配備了馬匹,這些戰馬自然是向山海關鎮守使借用的。
為了這次行動,吳承祿同樣下費苦心,不僅借出了軍中最好的三百匹戰馬,還調派了三名心腹部將隨同而行。不管是為了貪功,又或者是為了監督這些戰馬,這可是近五年來吳承祿第一次“調兵遣將”。再沒有什麼事能像這次的綁架案值得如此重視了。
袁肅漸漸放慢了速度,身後的隊伍也跟著停了下來。
借著天空中的月光,他摸出自己的懷表看了看時間,此時已經快到淩晨三點鍾。
陳文年打馬從後麵趕了上來,來到袁肅跟前,他向陽子堡東北方向眺望了一陣,然後說道:“大人,過了陽子堡再向東北方向走五裏地,那夥綁匪就藏在丘陵後麵。”
就在昨天傍晚的時候,陳文年和趙山河總算在縣大牢裏拷問出一些新線索。根據這個新線索,他們隨後花了一個鍾頭的時間,在城關附近抓到幾個難民團夥的成員,緊接著又從這些難民團夥的口中軟磨硬泡出綁匪的藏身之處。
這一切發生的時間很短,而且能與綁匪直接聯絡的難民也就隻有一個人,完全沒辦法核實此人所說的話是真是假。但是考慮到時間不多,今晚總得要嚐試一下,要是不能掌握針對綁匪的主動權,接下來的行動將會非常麻煩。
袁肅點了點頭,忽然翻身跳下戰馬,說道:“前麵的地形太過開闊,我們騎馬前進隻怕會很容易暴露行蹤。留一個排在這裏看著戰馬,其餘的人徒步前進。”
陳文年應了一聲,隨後找到趙山河,把袁肅的命令交代下來。
花了一刻鍾的時間安頓戰馬,袁肅帶著士兵們徒步向陽子堡東北方向前進。陽子堡是一個小鎮子,現如今早已經被難民們所占據,為了不驚動鎮子上的人,隊伍隻能再繞開一段路程小跑著向既定的方向前去。
趕了一段路之後,前方的丘陵後麵隱隱約約有火光閃現。
袁肅立刻打起精神來,下令麾下隊伍兵分三路,陳文年帶一隊人由西邊迂回,趙山河帶另外一隊從東邊迂回,自己則帶領剩下的人從正麵挺進。
雖然到現在依然不能確定綁匪是否藏匿在前方,但過了陽子堡後幾乎就是荒郊野嶺,不僅人煙罕至,就連難民們也極少有聚集在這裏。而前方居然有火光,那顯然是有人跡。在各級軍官的動員之下,士兵們一個個提高戒備,武器從肩膀上取下來準備就緒。
兵分三路之後,袁肅這邊在原地略等了一會兒,以抵消陳文年和趙山河迂回的時間,達到同步前進的作戰效果。繼而,他派出偵察兵在前方探路,自己帶著後續部隊緩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