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2章 逐步展開(1 / 2)

中央政府新的命令在當天下午就發到了灤州。袁肅確實是在三天前便打道返回,之前所帶去的士兵一個不留全部撤回,所有賑災款和剩餘的糧食也都一點不客氣的拖回。當然,這並不是他的計劃,自己起初還打算一直拖延到山海關情況失控,然後再趁亂重掌大權。

隻是一方麵在煽動難民的進程上出了一些問題,另外一方麵吳承祿的態度也十分堅決,最終不得已才先一步離開臨榆縣。臨走那天情況還比較麻煩,本地的士紳和英商會羅伯遜等人情緒很不好,尤其是羅伯遜,在火車站追著火車到月台盡頭,最後還有失身份衝著車窗破口大罵了一句。

在等帶山海關情況變化的這三天時間裏,袁肅確實有幾分擔憂和內疚,不僅僅是對山海關這塊地盤的覬覦,同時也是對洋河水庫和南戴河海港兩大項目的惋惜。這兩大項目一旦辦成,必然能夠極大提高本地經濟的發展,從而帶來極其龐大的利益。往長遠方麵來說,還是利國利民的豐功偉績。

不過隨著山海關方麵不斷傳來難民惡化的消息,他心中的擔憂和內疚漸漸消弱,很顯然用不了多久自己便能重新回到山海關。也因此,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他倒是順便處理了一下硫磺加工廠以及全軍整訓的事務。

兩個月前從山海關招募了三百名工人和五百名雜役,這段時間並沒有閑著。雜役分配到各營去接受培訓,並且在旅部的調動之下參與許多勞動,比如翻修灤州南城郊,又比如義務幫助農民秋收莊稼等等。至於工人也都在王磷同招募的老師傅帶領下,學習一些硫磺加工的技術。總而言之,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裏,這些難民早已脫胎換骨。

關於硫磺加工廠的事情,袁肅專門與王磷同以及另外幾名合作人商議了一天,當天晚上便拍案決定下來。他從之前剩餘的賑災款裏取了一萬元做為自己的股份,王磷同原本的兩萬元已經捐到賑災款裏去了,因此並沒有再讓其出許多錢,隻是象征性的又出了兩千元。

資金到位,第二天便正式開始籌備工作,又是選定廠址,又是聯絡原材料供應商和銷售商,又是簽署鐵路交通運輸的協議,又是辦理合法的文件。當然,這些閑雜的工作全部都由王磷同和其他幾位股東來處理,袁肅一概不去理會。

在加工廠的名號上麵,袁肅親自擬定為“肅業硫磺廠”,他的想法是將來集中麾下所有產業,進而以公司或集團化來管理運營,甚至條件允許的話,會將“肅業”的招牌長久的維持下去,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大公司。

當然,這些暫時隻是設想而已,至於什麼時候才能實現還得看今後的發展情況。

按照王磷同等人的估算,硫磺加工廠的籌備期最快要一個月,工廠和設備的落實則可能還需要一個月,也因此正式投入生產會在今年十二月份。對於袁肅沒有太多的要求,隻是希望能越快越好,因為他的目的可不是單純加工硫磺,隨後還將會開始一些軍工業的項目。

忙碌了兩天之後,正好便接到了中央政府新派下來的命令,總算等候的幾天沒有白費。

袁肅立刻召開旅部會議,決定二十九日這天再次出發前往山海關。考慮到山海關那邊的情況已經十分惡劣,再加上還要對吳承祿、趙方毓的懲處,所以還是有必要多做幾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