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4章 洋河水庫(1 / 2)

因此,袁肅在難民情況得到穩定之後,緊接著又頒布了一套新的救助方案。在方案發布出去的布告當中,他故意說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話,一方麵是對受難百姓的同情,另外一方麵是對官府賑災不利的賠禮道歉,儼然擺出了一副皇帝下達“罪己詔”的姿態。

關於救助方案的細節,袁肅以東直隸護軍使的身份頒布了兩項救助政策,第一項政策是所有在難民暴亂中受害的本地農戶,將免除未來兩年的農業稅和其他農業方麵的苛捐;第二項政策則被稱為“緊急救濟政策”,也就是所有受害人家可以向縣政府申報,領取一筆定額的救濟借貸,這筆借貸不設利息,以申請人的戶籍和田產做抵押,限期五年之內還清。當然,倘若預期不還也不會立刻沒收抵押的物資,而是從第六年開始收取百分之五的年利息,一旦利息拖欠超過借貸款一半時,政府才會清算借貸人的資產。

布告一經張貼,很快便不脛而走,先是所有遊蕩在城內的無家可歸者聽說了消息,隨後幾天又席卷般的傳遞到城外難民人群當中。那些在難民暴動受害的老百姓們無一不大感欣慰,嘴裏隻念叨著這位袁司令果然非同凡響,比起什麼吳鎮守使簡直好上一萬倍。

農業稅是壓迫農民階級幾千萬的重擔,不管是抽十分之一還是二十分之一,都是在廣大勞動者身上割肉抽血。如今經過這次劫難,許多老百姓顆粒無收,甚至還倒欠許多地主、富農的錢,當真是到了要人命的地步。

免去兩年農業稅,多多少少是減輕了一些負擔,最起碼不會像之前那樣欠的更多,也多多少少給了部分農民一條活路。

而官府的無息借貸更是首開先河,窮苦人家借貸往往都是遇到“驢打滾”之類的高利貸,許多農民也正是因為一時周轉不靈而向地主借錢,以至於最後還不起錢隻能把家中薄田抵債,淪為世世代代遭受剝削農奴。

五年免息借貸可謂是雪中送炭,大家有了這筆周轉的錢,咬緊牙關勒緊褲腰帶,還是可以熬過這一劫。至於五年之後開始收取百分之五的利息,這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比例,比起高利貸錢莊的一成、兩成來說,百分之五的利息已經是非常優惠了。

為了讓這兩項政策能夠確實落實,並且能夠利用這兩項政策來奠定山海關的統治地位,袁肅在布告發出去的第三天,還十分鄭重的召開了一場記者會議。他在這次會議上不僅強調了自己對賑災的決心,也很正式的放出話來為救助方案保駕護航。

他宣布,隻要自己主持山海關政務,對受難農戶免稅兩年的承諾必然堅決執行,期間若有人針對農業巧立名目征收雜費,自己必然會嚴厲追究,也隨時接受農戶的上門舉報。除此之外,關於官府無息借貸亦如此,若是有人從中動手腳,借機敲詐勒索誆騙借貸人,他會堅決以重電論處。

記者會議結束之後,袁肅的名聲瞬間在山海關地區得到擁戴,不管是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又或者是居住在城內沒有受害的老百姓,在他們眼裏都認識到袁肅果然是一位好官。豈不說製訂了兩項破天荒的救助政策,而專門就此事召開記者會進行承諾,這可是百年來從未有過的官場事跡,足以證明這位袁大人的與眾不同。

一切都按照袁肅計劃中的那樣進行著,無論是城內還是城外的情況,一天比一天有所好轉。而自從進入十月份之後,北方的天氣逐漸轉涼,對於難民的賑濟工作既帶來了好處也帶來了一定影響,不過即便是影響也在袁肅的裏應外合之下很快忽略過去。

正是因為天氣的變冷,盤踞在荒郊野嶺的難民群不得不考慮鄭重今後的出路,繼續留在山海關這裏沒有衣服保暖、沒有屋簷遮身,而這一點就算是袁司令想必也無法解決。

在十月四日這天,袁肅十分果斷的與英商會理事長羅伯遜,以及本地幾位財主士紳簽署了洋河水庫籌備工程的合同。這份合同表示著洋河水庫項目正式立案成立,籌備工作也正式開啟,各方麵都按照事先約定的方案計劃開始彙集資金。

洋河水庫前後分為四個工期,預計需要五年時間完全竣工。而每一個工期的完成都可以立刻投入這部分的運營,從而可以解決部分後續資金投入問題,同時也能立竿見影的看到效果。整個工程經過中英雙方工程師的核算,如果要在五年內按時完工的話,則需要募集一萬三千名工人,分成六組,兩個工期同時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