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2章 太子一黨(2 / 2)

“兄長待弟如此,弟今後必以兄長為前驅,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袁肅自然也不能不識抬舉,連忙開口說的更顯魄力。

“嗬嗬,克禮你這話說的……哈哈,秀山兄、禹臣兄,你二人先去慶雲樓,我帶克禮先去見過我父親和姨娘,稍後便趕過去與你們相會。”袁克定笑不攏嘴的說道。

與陳文運、陸錦說完之後,袁克定這才帶著袁肅前往懷仁堂後院去見袁世凱。

北洋政府的辦公向來是有一個統一的慣例,那就是官僚隻辦半天的公務,上午辦公,下午打麻將。諸如段祺瑞這樣的高級官僚亦不例外,往往中午返回官邸後,下午便在家中與人下棋博弈;至於馮國璋要比段祺瑞更誇張,每天必須睡到十二點鍾才會起床,下午也才處理一陣子的公務。

在整個北洋政府當中,也隻有大總統袁世凱每天是沒有固定的時間,一旦有什麼要緊公務,哪怕是深更半夜都要秉燭處理。此時正值晚餐的時間段,然而袁世凱依然還在南邊的書房處理公務,陪同在側的除了秘書長張一鏖、高級幕僚長夏壽康、內務總長張國淦之外,還有兩名身穿軍裝的軍官。

袁克定敲門而入,眾人都陸續回過頭看了過來,他隻當在場的都是平日熟人,簡簡單單打了一聲招呼,然後就大大咧咧的來找袁世凱麵前說道:“爹,克禮賢弟來了。”

袁肅跟在袁克定身後,趁著袁克定說話的功夫,先一一的向張一鏖等人點頭示意,倒是那兩名身穿軍裝的軍官並不是熟悉。略微打量了一下,其中一人年約三十歲出頭,身材清瘦而筆挺,卻是陸軍少將軍銜。另外一人年紀稍輕,規規矩矩站在青年少將身後,領章上的軍銜是少校軍銜。

等到袁世凱從辦公桌後麵抬起頭看向袁肅時,袁肅這才恭恭敬敬邁上前一步,向袁世凱行了一個晚輩見長輩的大禮。

袁世凱沒有站起身,隻是帶著和藹的笑容伸手勸道:“克禮,自家人,大可不必如此。快快起來。我這邊還有一些要務須得先處理,就讓克定先招待你到處走動走動,晚些時候我再找你好好敘敘。”

袁肅躬身應道:“不敢叨擾叔父辦正經事,叔父毋須理會小侄,兄長待我很周到。”

袁世凱隨即又向袁克定囑咐了幾句,都是一些要好好招待袁肅以及多加細心注意一些之類的話。隨即袁克定便又帶著袁肅退出了書房,轉而往居院前去,陸陸續續拜見了大夫人和幾位姨夫人,前前後後花了大半個鍾頭的時間,這才結束了這一番傳統又複雜的禮儀。

一切都交代妥當,袁克定與袁肅出了懷仁堂,乘坐馬車由總統府正門出來,一路往慶雲樓前去。慶雲樓是北京最早的高端魯菜酒樓,始建於清道光一八二零年,坐落於煙袋斜街內,距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僅一步之遙,曾是昔日詩酒流連之地。

當年的瑞親王、恭親王、慶親王、定國公、安國公、武定侯都是此間常客。台灣已故著名作家唐魯孫先生筆下多次提及什刹海慶雲樓。後因老板另擇他業而關張。此後,原慶雲樓的骨幹流散他處,逐漸形成了後來京城著名的“八大樓”,即東興樓(萃華樓)、泰豐樓、致美樓、鴻興樓、正陽樓、慶雲樓、新豐樓和春華樓。

今天袁克定帶袁肅前去的慶雲樓,正是重建之後的八大樓之一。而重建的慶雲樓就位於北京西城區銀錠橋附近,銀錠橋位於西城區什刹海的前海和後海之間的水道上。為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形似銀錠故稱銀錠橋。是什刹海的風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過去站在銀錠橋上可遙望西山,故景名為“銀錠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