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月初八到初十這幾天時間裏,袁肅推辭了許多飯局的邀請,專門抽時間與蔣百裏商談關於成立北洋少壯派軍事團體的事宜。每一次談話都使得原有的輪廓變得越來越清晰,二人也正式確定了屬於少壯派的軍事團體組織的思路和方向。
關於袁世凱同意袁肅調派部隊入豫的事情,他同樣跟蔣百裏提及了此事,並且告知自己已經邀得大總統叔父的同意,讓其跟隨自己一同前往河南。
蔣百裏對這件事感到有些唐突,甚至還有幾分不高興。做為一個自尊心很強,性格高傲的人,他是不喜歡別人瞞著自己來對自己做出種種決定。但是經過袁肅一番解釋,強調這是一次脫離中央到外麵謀取發展的好機會,最終蔣百裏還是答應下來。
至於什麼時候動身,袁肅已經有了一些決定,他會在正月十四日這天啟程返回灤州安排調兵遣將的軍務,因為這段時間於北京同樣處理在這方麵事務,所以整個調派工作應該不必再花多少時間。預計會在正月十八到二十日這幾天就能確定下來。
一切都安排確定下來,袁肅便讓杜預先行返回灤州,把他的計劃布置下去。
又過了一天的時間,袁肅在花了一番周折之後,總算獲得了前往北京大學探望宋教仁的許可。雖然在動身北上之前,他原本是沒有計劃去見宋教仁,倒不是把宋教仁給徹底忘記了,關鍵還是擔心袁世凱、袁克定這些人會對自己去接觸宋教仁產生介懷。
哪怕囚禁宋教仁這件事不是總統府的命令,但終歸現在宋教仁還是失去了人身自由,這隻能說明袁世凱最終還是選擇默許了這件事。
考慮到即將返回灤州,而且又經曆了袁克定和楊度這些人對自己的試探,袁肅認為還是有必要再跟宋教仁接觸一下,多多少少打聽一下宋教仁對目前中國政治局勢的態度和看法,或許可以有機會先給宋教仁一些暗示,讓宋教仁不至於那麼不識趣。
說到底,宋教仁現在沒有死,曆史的軌跡多少是發生了轉變。可按照曆史上宋教仁的性格,等到袁世凱稱帝之際,怕就怕宋教仁肯定會強烈反對。到時候若是孫中山等人再在南方搖旗呐喊,於政治聲勢上對北洋政府肯定是大有不利。
相反,若是能拉攏宋教仁支持北洋政府,哪怕不支持帝製而是支持法統政權,對整個事情勢必會有極大的逆轉幫助。隻可惜,讓一個堅定不移的民主人士來做這件事,簡直比登天還要困難千倍萬倍。
袁肅所寄希望的,是通過一些大道理來軟化宋教仁,讓宋教仁知道帝製並不代表不民主,北洋政府之所以要推行帝製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借助帝製來盡快實現中央集權。當然,之前楊度、袁克定等人用同樣的道理來說服他,自己都感到毫無說服力可言,無非是給袁克定麵子才佯裝答應下來。至於能否說服宋教仁,顯而易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