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9章 聲東擊西(1 / 2)

作戰之前的偵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這也是為什麼袁肅沒能立刻製訂出詳細作戰方案的原因之一。顯然,張鎮芳之所以被稱謂沒有什麼軍事才能,那是因為他連事先偵查都沒不知道,居然要求第三旅直接憑空的擬定作戰方案。

在偵查的過程中,第三旅剩下兩個團和輜重部隊也陸續從鄭州開拔到開封。

蔣百裏告訴袁肅,第三旅畢竟是一支大部隊,這麼大動靜的調動,不管商丘那邊是什麼民軍也早就收到了消息。不管怎麼說,接下來勢必要加快進軍的步伐,越快投入戰鬥,越能掌握一定先機,否則隻會讓商丘的作戰更加複雜。

到了二十日下午,第三旅三個團已經在開封完成集結,同時教導團和第二騎兵團一支騎兵連開拔到寧陵縣,在此設下了前敵司令部。寧陵縣也有張鎮芳師的部分兵力,這裏做為最接近商丘的前線,被張鎮芳視為門戶之地。

同樣是在這天晚些的時候,偵察隊從商丘發回來第一封電文,告知商丘城南並沒有發現民軍的蹤跡,但是經過一番打聽可以確定商丘北部的城鎮以及更北方向的縣鎮上,確實有一路民軍盤踞再次。道聽途說的消息是,該路民軍的頭領名叫王澤,手下大約有六千人之眾。

夜間,都督府總司令部參謀室,張鎮芳、袁肅等人就搜集到的信息展開討論。

張鎮芳是知道王澤這個人,畢竟之前經常與對方作戰,多多少少是打聽到相關的消息。不過他卻告訴袁肅,王澤理應並不是商丘這邊的主力民軍,之前與政府軍和十四師作戰的主要部隊,是白朗手下第三號人物名叫周寶林,並且部隊還有打出來的番號,是屬於扶漢討袁軍的部曲,所有編製也都是按照正規軍序列來的。

“周寶林對外聲稱有兩個旅的部隊,但充其量應該隻有四個團不到四千人。當時與我部作戰十分凶狠,甚至都能對著打陣地戰。之前我部試圖進攻商丘東城,結果周寶林部在城外居然構下塹壕阻擊,讓我部著實損失了一把。”李潛介紹的說道。

“會修建塹壕?”袁肅感到很是詫異。如今許多地方軍乃至北洋軍的偏師都不懂得如何修築塹壕,一支農民起義軍卻居然會采取塹壕戰,實在讓人感到意外。他隨即又追問道,“這周寶林是什麼人?”

“據說以前在第六鎮待過,不過隻是下級士官而已。他與白朗本人是老鄉,也是隨同白朗叛亂的第一撥同夥。後來也聽人說起過,這周寶林在豫南還當過刀客。”李潛說道。

“周寶林與王澤是什麼關係?”蔣百裏問道。

“王澤原本就是商丘本地的農民,後來是響應白朗鬧事,算得上是附庸在周寶林麾下的一路獨立人馬。之前周寶林與王澤是一起占據商丘,上個月又聽說周寶林奉命進攻皖北和豫北去了,本來命令王澤也一同去,但這王澤似乎不想離開老家,所以就留了下來。”李潛用推測的語氣說道。

聽到這裏,袁肅心裏倒是可以理解白朗起義的構造,扶漢討袁軍是白朗本部人馬的旗號,至於這個旗號之外的其他農民軍,大多是跟風揭竿而起,名義上自稱是白朗的人馬,實際上與白朗本部並沒有太多的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