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7章 製式產業(1 / 2)

一開始他確實敏感的意識到這似乎是袁肅想要拉幫結派的舉動,然而在看到袁肅再三強調“軍人不黨”,甚至還堅定認為軍人結黨是大忌,心中不僅釋然,更是感到萬分高興。他對孫文以革命黨領導軍隊鬧事,早已經是深惡痛絕,如今又深諳北洋內部派係林立,對拉幫結派一事的痛恨自然不言而喻。

其不說袁肅非但沒有拉幫結派,而且還是與他不謀而合的反對軍人結黨,不可不謂是英雄所見略同。他雖然還沒能完全搞清楚這個俱樂部今後會如何運作,但是卻相信袁肅是打算利用俱樂部來消除“黨私”在北洋青年一代中的影響。尤其是那句“保證北洋血統”、“提煉明確的北洋軍魂”,更是讓他看得熱血沸騰。

他不得不讚同袁肅的出發點,北洋老一代的將臣們都有太濃重的封建思想,根本是很難再有所改變,眼下就應該從年輕一代著手,要牢牢掌握住年輕人的思想,把“北洋”的名號從模糊的地域理念來打造成一種實實在在的國家理念,隻有這樣方能奠定北洋政權淵源延續下去的基礎。

當即,袁世凱連夜便簽署了一份文件,要求財政部每個月批出一筆專項資金,用以“北洋青年軍官俱樂部”經營之用。

處理完軍官俱樂部一事後,袁肅在兩天後向總統府告辭,啟程返回灤州。

這段時間總統府和他個人都有考慮直隸省軍務會辦上任的治所安排,灤州方麵都巴不得能盡快轉遷到保定,最好就代替趙秉鈞入住直隸都督府。總統府方麵倒是並沒有太多的額外安排,與其他省的軍務會辦一樣,反正袁肅認為在哪裏方便就去哪裏辦公就是。

袁肅也曾仔細考慮過將大本營遷徙到保定,即便直隸省還有一個掛名的都督,但真正的實權很快就會落入自己手裏。不過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主要考慮的還是保定是一個是非之地,即便自己榮升直隸都督,隻怕這個位子也不是那麼好坐。

曹錕雖然南下,可這會兒也在湖北那邊折騰的不行,與王占元和鄂軍勢力爭執不休。尤其是他早就對直隸都督垂涎已久,背後還有馮國璋的幕後支持。如果袁肅真的太把保定當自己家一樣,一旦曹錕北歸,到時候肯定會引起正麵的衝突。

再者,即便他現在不去保定,單單在灤州同樣可以漸漸掌控全省大權。可以說留在灤州是進退有度,曹錕如果要爭直隸都督一職,自己也能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回應,不至於搬遷到保定之後連一絲退路都沒有。

其次考慮的一點還是這幾年他在灤州投入了大量資金發展,個人產業幾乎全部都集中在這裏,包括一些剛剛起步的重工業。灤州在政治上不是要衝之地,但是在地理上卻是有優厚的資源和完善的交通,比起保定顯然更適合韜光養晦。

於是在呈交到總統府的官文中,袁肅希望能在灤州設立軍務會辦公署,並且這次不再像以前那樣處處需要簡樸,相反是能興建多大的公署就興建多大,各方麵全部都要配備齊全,甚至還不稀罕用舊宅子,一定要拔地而起另外建造。

為此,總統府是批了十萬元工程款用作直隸軍務會辦公署的興建,至於其餘款項則由灤州地方政府承擔。

袁肅回到灤州是六月二十二日,灤州民政府以及中央第一旅眾官員皆到場迎接。

灤州火車站門口的小廣場上,也聚集許多圍觀看熱鬧的老百姓。他們起初是被迎接袁肅隊列的陣勢所吸引,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袁都督返回灤州。

縱然袁肅並沒有給灤州老百姓帶來極大的恩惠,但這些年的發展保證了家家戶戶有飯可吃、有衣可穿、有房可住,也保證了大部分少年兒童的教育問題,相比於前清那會兒自然是要好上千倍萬倍。

如今又經常聽說袁肅在河南用兵有方,不僅成功鎮壓了民亂,好在當地推廣了許多利民惠民的政策,這樣一個有親和力的好官員,自然是值得“夾道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