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袁肅冷冷的開口斥問道:“先生,敢問這是你的意思,還是我叔父的意思?”
楊度怔了怔,唐突的說道:“小袁公子……你這是怎麼了,不是說過了嗎?我們隻是在假設性的探討罷了……”
袁肅沒有理會楊度的辯解,繼續冷酷的說道:“如若是先生的意思,那你就是要陷我叔父於不義,就是要毀我袁氏一族!如若是我叔父的意思,那他就太糊塗了。如今這個時候,國家看似一統,實則暗流湧動,叔父立足未穩就像改立君憲製,這不是自陷於眾矢之的嗎?”
楊度萬萬不敢相信,之前還看似可以接受君憲製的袁肅,才一轉眼竟然變得如此尖銳起來。他喉頭鼓動了一下,語氣錯愕的說道:“小袁公子……你這話……怎講?”
袁肅義正言辭的說道:“我確實不在乎國家的體製如何,隻要能盡快推行中央集權,製度什麼的無可無不可。然則改行君憲製總得有一個值得稱道的領袖人物,縱觀曆朝曆代開國之君,無一不是萬民歸心、天下所有。並非我叔父無德無能,隻是就目前而言,我叔父德與能還不夠到稱帝的火候。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楊度聽了袁肅這番話,心中稍微放鬆了一下,他很是疑惑的問道:“怎麼,小袁公子竟然認為你叔父當不得這個帝君?若是連袁項城都沒這個資格,普天之下誰有?”
袁肅正色的說道:“所以我之前才說這天下無人能出此大任。我叔父雖是北洋政府大總統,中華民國至高無上之元首,可一則國內未穩,南方諸省居心叵測者比比皆是,如若推我叔父改君憲登皇位,那就是授人口實、招致天下大亂;二則我北洋內部人心渙散,同床異夢者何止一二;三則如我前言,能當天下人之君者,必能持民族大義為先,又身居蓋世功德,令天下黎民信服。否則,民心逆向,君憲就是倒行逆施。”
楊度臉色大變,他本以為袁肅與袁世凱同宗同族,斷然也不至於說自家長輩的壞話,卻沒想到袁肅不僅口若懸河的指責袁世凱,而且還是如此大的情緒表現!過了好一會兒之後,他這才開口問道:“原來小袁公子竟然認為大總統功德不夠?”
袁肅語氣一如既往的說道:“在先生看來,我叔父有推翻清廷建立民國的不世之功。可是推翻清廷又何止我叔父一人居功?再者,南方孫文一黨一直將辛亥革命之功歸為同盟會,亦有不少學生、商人認同這個實事。試問,這功勞如何能拿出來信服天下?”
楊度眉宇緊促,默然不語。
袁肅又道:“再者,我叔父既有建立民國之功,可如今貿貿然改製君憲,豈不又有毀民國之過?國內異聲者多如牛毛,南北又不同心同德,我北洋內部更是一盤散沙,我叔父在這個時候恢複君憲,無疑是自毀長城。”
楊度深深吸了一口氣,麵無表情的問道:“如此說來,小袁公子是鐵了心不認同大總統能為我中華帝君了?”
袁肅堅定不移的說道:“若是就現在而言,確實如此。”
楊度臉色微有變化,進一步問道:“聽小袁公子這麼說,似乎是有另外的見解。那依小袁公子的意思,大總統何時才適合改製登基?”
袁肅表情堅毅,語氣篤定的說道:“歸根結底,要做天下人之君就必須讓天下人歸心。若我叔父何日能握得民族大義,又能身居蓋世之功,登基稱帝方能指日可待。”
楊度揚了揚眉毛,他現在可以斷定袁肅確實不會反對帝製,也不會反對袁世凱登基當皇帝,無非是希望袁世凱能安安穩穩做這個皇位。有了這個大前提,其他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他此行的目的無非就是如此,也沒必要跟袁肅這個年輕人東拉西扯的太多。
“我明白了。嗬嗬,小袁公子當真是認真的人,你我不過是假設性的探討,又不是當真。至於我中華究竟適合推行什麼樣子的國體,還待仔細研究才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