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6章 大轉折點(1 / 2)

袁肅在九日和十日這兩天一直保持著與雷諾森的聯係,來來往往去了二十幾封電文。

他一直寄希望能通過雷諾森來說服英國方麵,哪怕是為了給日本一個警告,而放棄支持日本奪占青島。雷諾森對於《二十一條》的痛恨是最明顯的,因為他這幾年在中國發展的勢力全部都是沿海地區,甚至在未來幾年還打算在直隸沿海拓展更多勢力地盤。

但是英國方麵隻在乎揭穿日本與中國私底下的密約,更何況日本外交部已經再三否認密約的存在,隻稱密約是有關戰後青島歸屬的問題。英美目前也無從對日本采取實質的製裁,最多隻能是口頭上的警告。

即便雷諾森轉告了袁肅的意思到白廳,透露北洋政府有意將青島的歸屬移交給英國接管,這件事曾經在駐華公使館引起了一陣興趣。朱爾典還專門就這件事發了好幾封電文到倫敦,提供了一些針對接管青島的利益分析和方案建議。

可是英國政府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認為目前英國沒有多餘的資源分配來接管青島。再者,既然歐洲戰事需要拉攏日本參戰,那理應應該給予日本一些好處。用中國的青島來做為交換的條件,對英國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選擇。

正因為如此,英國駐華公使最終否決了雷諾森提交的建議。

不過,從一開始雷諾森就沒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外交部的這些文職官僚身上,在等待朱爾典給以答複的同時,他依然不停的遊說自己的上級單位英國白廳,並且大放厥詞認為日本海軍的發展遲早會威脅到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即便現在不做考慮也應該為以後做好考慮。

尤其是日本竟然威脅北洋政府,要求中國不許在租界沿海地區和島嶼給其他國家,這已經是在限製英國在遠東地區的海上勢力拓展。日本不承認不代表不是事實,北洋政府內部許多高級官員都已經確認《二十一條》的真實性,並且到現在日本都沒有放棄迫使中國就範。

雷諾森希望白廳能夠拋開外交部這一層,直接與北洋政府的某些勢力達成合作,支持這支勢力來反製日本狂妄的野心。

白廳對於全球戰略上的目光自然要比外交部那些坐辦公室的官僚看得更仔細,但是考慮到目前主要的任務還是應對歐洲戰場,也不能太過明顯的來針對日本這個軍事上的盟友,所以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隻要中國軍隊能在與日本軍隊非衝突的前提下接管青島,英國軍方會給予適當的支持”。

當袁肅收到了這個消息之後,愈發青島問題可以強硬的來解決。他回了電文,對雷諾森的努力表示十分感謝,並且會永遠牢記這份恩情。

他在當天就把這個消息通過總統府侍從室轉達給了袁世凱,僅僅過了十幾分鍾,袁世凱派夏壽康到北海招待所邀請袁肅出席總統府軍事參議處顧問會議。顯然這個會議已經很早就開始籌備,隻不過是臨時讓其參加其中。

不管怎麼說,他知道這次會議是袁世凱做出最終決定的時刻,也意味著北洋政府和中國近代曆史是否可以走向一個轉折點。

軍事參議處的顧問會議在懷仁堂主會議室召開,當袁肅跟著夏壽康走進會場時,這裏會議桌左右早已坐滿了許多總統府的高級幕僚,不光是軍參處的人,還有外事處、內務處等其他部門的主事官,甚至還有段祺瑞、徐樹錚這些陸軍部的高級官員。

旁側靠牆的位置還有幾名外籍顧問,不過都是德國、美國、英國的顧問,唯獨沒有見到之前最受袁世凱信任的日本顧問班誌超。單單從這一點看來,似乎已經可以預示這次會議的用意所在,多多少少給了眾人一些期待和希望。

眾人紛紛向袁肅頷首行禮,倒是段祺瑞隻是不冷不熱的瞥了一眼,沒有任何表態。

會議桌下方增設了一個空座,夏壽康好聲好氣的說了一些解釋的話,讓袁肅暫時委屈的坐在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