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肅抵達北京是十二月六日的清晨,他是故意選擇早間這個時段,一則是希望能在接下來一整天時間裏立刻著手正事,二則也不希望有太多閑雜人等會有所妨礙。可是當他走下火車時,總統府派來迎接的儀仗隊連音樂都沒奏響,一群警衛員蜂擁而上,夾著一行人就趕緊往外走。這一舉動反而險些鬧出了誤會。
好在人群中總算看到了總統府內務處的熟人李彬,李彬拉著袁肅說道:“不得了,不得了,袁公子千萬不要有任何停留,出門之後趕緊上車就走。”
袁肅感到很是奇怪,連忙問道:“這是發生什麼事了?”
李彬歎息不已的說道:“也不知道前些日子是誰走漏了袁將軍抵京的風聲,如今京城內的老百姓情緒都很激動,一定都要湊過來迎接袁將軍凱旋歸來。我們清晨從總統府出來時就已經看到許多老百姓正在往火車站這邊趕來,這會兒子外麵的全部都是人,若是咱們步履稍微慢上一拍,隻怕等會都沒辦法開車出去了。”
聽完李彬的這番話,袁肅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他倒是真沒料到一大清早的就會老百姓如此積極的出來活動。這或許是一件引以為傲的好事,正所謂簞食壺酒夾道相迎,自古以來都是人民表現出最為崇高的敬意。
不過仔細想一想,這與這些時日民間躁動不已的情緒不無關係。他自知自己在遼東雖然立下了一定功績,可前後不過一個月不到的陣仗,犯不著大清早的都能引來無數百姓到場,甚至還讓總統府迎接的儀仗隊害怕場麵失控。不得不說,這其中確實另有深意。
袁肅和李彬沒有再多說閑話,在周圍兩百餘名總統府警衛員簇擁之下,出了火車站們不敢有片刻停留,直奔不遠處停泊的車隊。小廣場早已調集了好幾隊的警察和車站工作人員排成一個方陣,將車隊包圍在其中。而在方陣之外,果然是雲集上數不清的人群,放眼望去隻見是黑壓壓的一片,分不清楚到場的究竟都是一些什麼團體。
最前麵的人群看見火車站出站口這邊有了動靜,馬上便激動的扯著嗓子大喊了起來:“袁將軍出來,袁將軍出來了!”
“是袁公子,是我們民族大英雄袁公子。大家快起來,快起來呀。橫幅打起來。”
“歡迎袁公子凱旋歸來!弘我民族之威嚴,揚我中華之尊容,袁君為先驅第一人!”
隨著有人領頭大聲高呼起來,原本沉寂的人群就如同被點燃了一般,一下子全部沸騰了起來。聲浪一波接著一波,人群中打出的鮮紅色橫幅也鋪天蓋地的張揚起來。所有呐喊出來的聲音無一不是讚頌之詞,也無一不是卯足了底氣真正發自肺腑的歡呼。
袁肅還從來沒有感受到這樣受人歡迎的地步,即便是當初上任山海關大都督那會兒,也是因為有人暗地裏操作才會有群眾到場支持,可這次不僅是京城老百姓完全出於自發前來迎接,而且從到場的人數規模而言,也遠遠超過了山海關大都督上任典禮時的規模。
不過正因為人實在太多,很快場麵就因為氣氛的熱烈而漸漸有些失控。站在最前麵的老百姓們紛紛想要站的更前一些,而後麵的人群也跟著向前推搡擁擠。之前一波一波的聲浪現在卻變成了一波一波的人浪,而且浪潮的形勢顯然是愈演愈烈。
警察和火車站工作人員一個個臉色都很緊張,趕緊聚攏起來形成一道堅實的人牆,生怕待會兒人群洶湧過頭而發生一些意外事件。尤其是若是出現有人跌倒,在混亂的場麵中根本無從施救,甚至還會引發起一連串的踩踏事故。
到這個時候,袁肅才知道李彬為什麼會這麼擔憂。他將身邊的張涵玲摟得更緊了一些,然後跟著警衛隊一起奔跑向車隊,以最快的速度鑽進車內。片刻之後,車隊匆匆忙忙的便向著越來越小的人群出口駛去。許多還沒來得及上車的迎接官員、警衛員等等也隻能跟在車隊後麵奔跑,順便協助警察維持現場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