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7章 南方籌謀(1 / 2)

“筱齋所言不錯,不過歸根結底,還是目前我們的聲勢太弱太弱。真沒想到連袁世凱都能大膽的賭上一把,在青島和遼東方麵做足了文章,現如今引得國內擁戴的聲勢十分高漲。倘若袁世凱當真一心為國為民的話,經過青島、遼東一事之後,也不失是我中華振興的希望所在。隻可惜狼子野心,袁世凱所做一切,無一不是為了複辟做鋪墊的障眼法罷了。”唐繼堯語氣頗為深沉的說道,說話時的樣子就放佛為國家未來不勝堪憂一般。

“確實。真沒想到,本以為袁世凱能有回心轉意、一心為國家社稷著想的時候,沒想到這一切都隻不過作秀。如今已是共和民國,居然還妄想著當皇帝,袁氏包藏禍心,非誅而不能複興邦國啊。”陳維庚聲色俱厲的說道,在這件事上,像他這樣堅定的民主人士是最顯得情緒激動,也因此而對袁世凱恨之入骨。

“誠實的說,二次革命已經讓國民黨的軍事力量全部瓦解,如今要想推翻北洋政府,能指望的也就隻是我們西南這幾個省了。眼下要想讓其他三省能積極響應號召,必須盡快想辦法製造更多的並且更大的聲勢。”唐繼堯語重心長的說道。

“大人說的對。隻是眼下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民智除開,老百姓們的思想太容易受到影響,這會兒國內對袁世凱的支持之聲正如日中天,我們再想要製造聲勢隻會難上加難。”陳維庚搖著頭歎息的說道。

唐繼堯自然是知道這個道理,不過他心中還是堅信,袁世凱稱帝一事肯定能成為一次發難的契機,自己是絕對不會錯過眼前這個機會。沉默片刻之後,他將之前看完的那封電文又從桌案上拿了起來,搖晃了一下說道:“這是早上七點鍾廣州發來的電文。是子暢先生代表中華革命黨來聯絡我們的消息。”

子暢先生正是雲南省大儒李日垓,李日垓雖然是文化人,也沒有加入過任何政黨,但是對革命派向來是持同情態度。如今國內針對中華革命黨的風聲還是有些緊,革命黨成員即便回國也都棲生在租界或者香港。

顯然革命黨人是知道李日垓是雲南遠近聞名的人物,所以才央托其向唐繼堯發來這封電文,看看能否為接下來的革命活動謀取一些軍事盟友。

如果說是在十幾天前,唐繼堯是根本不會理會中華革命黨這些人的任何請求,在他看來自國民黨解散之後,什麼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等等,全部都已屬於山河日落。再者縱觀這些年革命運動,基本上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倒是因為革命黨人不懂軍事又貪圖權位,反而還製造了許多本可以避免的損耗。

不過他寄予希望的麗江會晤進展受阻之後,不得不重新考慮尋找一些有名望的人來站出來營造聲勢。像孫中山這樣的人物自然是最合適不過。

陳維庚很迫切的問道:“早先就應該派人去日本與孫逸仙他們碰麵,大家一起來計議此事勢必會比現在要進展的更順利一些。”

唐繼堯臉色雖然沒有變化,但是心中卻並不是很快意。他知道陳維庚很是支持孫中山,而自己就是擔心擁戴孫中山的人太多,以至於會有喧賓奪主的情況發生。當然,他多少還是有把握,孫中山名望再大也不過是一個光杆司令罷了。

一旁的李友勳和顧品珍二人卻是深知唐繼堯的心思,對陳維格這樣不做遮掩來說話,還是很感到有幾分不妥。

顧品珍轉向唐繼堯,請示的問道:“大人,您打算如何回電到廣州?”